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應注重于做好對于孩子的思維建立引導教育,而不能是灌輸式教育,也就是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正確來說,我們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孩子教育的灌輸者,或是任務安排者,這是我們所需要清楚的一點,這樣我們才能夠很好地具備有對于孩子去做好教育的前提。
在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將這個觀念梳理清楚,這其實對于我們后期去對于孩子做教育是沒有好的幫助的,甚至有可能起到反向的影響,所以這也是我們所需要去注意并做好的。而我們今天想和各位家長朋友們討論的話題,正是與我們去對于孩子做教育所相關的,同時也是我們在對于孩子做教育過程中具備有同樣道理的事項所在,所以這個話題,其實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并很好地在孩子的教育中做好,同時更要在我們對于孩子去做教育的過程中,同等遵守相同道理并思考分析清楚做好。我們今天的話題內容,正如我們主題所述,我們要教會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做正確的努力。
可能對于家長朋友們而言,會覺得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奇怪的主題,什么叫做正確的努力呢?難道孩子們在努力這件事情上還會存在有錯誤的努力嗎?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想告訴我們的家長朋友們:是的,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確實在孩子努力這件事情是有可能存在錯誤努力的。但對于這個錯誤的理解,才是我們今天與大家討論話題的核心,只有做好對于這個“錯誤”的正確理解,我們才有可能教育孩子做“正確“的努力。
對于這個錯誤,不是態度上的錯誤,我們始終要清楚,如果孩子有努力的態度,這個態度一定是好的、正確的,這是孩子自身對于一件事情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體現。那么這個錯誤到底是體現在了哪里呢?其實是體現在于我們努力的過程中,我們所去付出努力的方向、方式方法,可能還會存在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今天我們主要想和大家討論的,是在努力過程中最為常見導致我們出現”錯誤式努力“的這兩方面因素表現。下面我們就這兩點分別展開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第一,對于努力方向,這是我們做好一件事情的根本因素。根本因素其實很好理解,南轅北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講述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人想去楚國,但是楚國在南方,這個人卻往北走,而在經人再三勸阻的情況下,這個人卻以馬跑得快、路費干糧足夠多或是車夫駕駛技術好這些原因,依舊選擇向北前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方向錯誤,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正確到達他所想要到達的目的地——楚國。而在我們的孩子們去做努力這件事情上,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要正確認知自己的目的,也就是方向,并朝著這個方向去做努力,而不能夠是在違背正確方向的角度上去做努力,這樣的話,無論我們做了多少努力,都是沒有可能取得我們所想要的那份所期待的目標結果的。定好努力方向,或是正確認知我們在對于所作事情上,我們所想達到的理想結果,進而再去向著這個方向做出我們的努力,這樣才會是有效的努力,方向是根本,如果我們本身都不具備有一個”正確“的根本,何談理想效果呢?
第二,對于努力的方式方法,這是幫助我們做好一件事情的工具,可以理解為是協助因素。其實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也不乏有與各位家長朋友以及孩子們談及,關于方式方法對于我們在做一件事情過程中的影響所在。尤其是在我們學習教育的文章中,我們也常常會提及學習的一些好方式、方法,因為對于我們而言,方式方法之于我們做好一件事情,確實具備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就像是我們在修剪花園植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使用的是一把鋒利的工具,那么毋庸置疑我們將會較為高效地完成修剪花園植物這件事,同時也能夠實現一個比較好的修剪效果呈現。而如果我們使用的是鈍澀的工具,那么我們很可能在修剪花園植物這件事上,感到更大阻力,同時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最終修剪效果也并不佳。那么方式方法其實就是我們做一件事情過程中的工具,我們采用好的方式方法,也就能夠更好更快地做好這件事情,反之我們采用錯誤的或是沒那么好地方式方法,也就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才能夠完成這件事情,同時效果還可能并不理想。
教會孩子正確努力,是為了幫助孩子做好努力,引導孩子做好努力,幫助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做有用功,收獲真正的有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