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家長朋友聊到對于孩子的教育,有一個點我們覺得還蠻有趣的,想放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一起討論一下:鼓勵孩子樹立積極努力的狀態,到底應該是怎樣鼓勵的?也正是與這位家長朋友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聊天后,我們覺得這個話題在我們教育中出現的頻率還是相當高的,同時對于孩子的成長影響大,想放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
在和這位家長朋友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了不少家長朋友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可能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想做好對于孩子的鼓勵工作,但往往方式卻不太恰當,有時候甚至采取了不恰當的方式還不自知,同時對于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負面影響。
那么這個方式不恰當,具體體現在哪呢?我們在這里舉一個最為經典的情況,就是我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我們大部分家長朋友都會習慣性通過對比的方式,想要通過對比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內心的想法,以此讓孩子更好地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狀態。而事實上,這樣的方式固然具備有一定的好處和效果,但我們卻并不建議家長朋友們長期使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我們在不少學科中都會學習和運用到對比的方式,而對比的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能夠更為直觀地體現出不同事物、事項之間的差異區別所在。但是對于我們的孩子們而言,雖然孩子各方面成長都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與其他同齡人的發展差異,以及需要在哪些地方去做好提升發展。確實能夠更好地讓孩子意識到問題,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勵孩子產生積極的狀態去做好自己的成長。但對于這一點,我們想說,如果我們長期采用這樣的方式,其實很容易會對于孩子的內心造成打擊,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心理健康狀態。
所以對于我們而言,鼓勵孩子樹立向上努力的心態和狀態很重要,但我們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注意做好對于心理和成長的雙向維護,積極配合孩子做好成長思考和溝通,了解孩子想法,與孩子一起做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