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我們主要會將教育分為思想教育和行為教育,但是歸根結底,我們所有的教育,都會是與認知相掛鉤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教育,最終都是需要通過建立認知體系后,再去通過我們自身的認知體系衍生到行為上去執行使用,所以對于我們而言,教育的基礎和重點,其實都在于認知上的教育。而對于教育孩子們而言,在樹立正向認知體系這一板塊的教育上,其實對于不少家長朋友們都是具備有比較大難度的,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就這一主題來和家長朋友們開展討論。
今天我們在主題中加了一個強調詞:正向。其實對于認知,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受自身教育及成長環境影響,所形成的認知體系往往也是不大一樣的,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認知,也正因此,形成了各色各樣的人存在,而對于每個人而言,認知體系的方向上往往也并不是完全單一的,比如有些人可能偏正義,但也會有些人偏于朝著反方向發展。
對于家長們而言,往往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于孩子在認知及行為上進行引導和教育,但通常對于大部分家長朋友們而言,在孩子出現一些不恰當認知或是行為的時候,往往采取的教育方式是進行一個阻止的動作,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不可以這么做。那么對于這種教育方式,我們并不是想說這種方式不好或是不對。
我們想和家長朋友們說,這是正確的,但更為重要的點,是我們在做了這兩步之后,應該再補充一步:用孩子當前年齡段、能力階段所能理解的方式,結合語言與行為一起來告訴孩子原因所在。這里有兩個重點,一是用孩子所能理解的方式,二是說明原因。對于第一點,是因為我們在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更習慣于用自己習慣的方式來表達,但是這有可能會造成溝通交流雙方在溝通方式差異上所造成的溝通交流問題,而尤其是對于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我們更要注意用孩子當下年齡階段、能力階段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不然就會是無效的交流。至于第二點,是因為我們光是告訴孩子這不對,其實孩子只是形成了一個固有認知,但我們告訴孩子原因,就能幫助孩子樹立對于類似事情的一個認知體系,從而形成一個真正有效的教育。
科學的教育應基于有效進行,更應該考慮孩子實際成長和收獲,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有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