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開展對于孩子的教育中,勢必都曾經遇到過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的時候,或是小到鬧著要買玩具,或是大到要求大人要為他們做一些什么事情等等。
而對于此,其實也有不少家長認為這是一個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方面,不希望孩子不開心或是認為家長朋友們對他們不夠關愛,但另一方面,如果連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時都予以滿足,那么久會很容易造成之后孩子的欲望越來越大,可能會慢慢發展成不可控的情況。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孩子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呢?
其實對于這一話題,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本著不能慣著孩子的想法去進行思考的,但是隨即我們很快就發現:在這樣的想法下,其實我們很容易就將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放到了孩子的對立面上,也正是因此許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在這種情況下與孩子發生一些沖突。所以其實應該換個想法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需求呢?進一步地,我們其實還需要再判斷一下,孩子的這個需求,是不是真的不合理,而其不合理程度又達到了什么樣,再思考如何解決。
了解孩子的需求,是需要通過溝通的,那么這一步也就不過多贅述了,只是需要我們以一個良好的、冷靜平和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我們是本著了解的角度出發,而千萬不能是質問的口吻去溝通。進一步地,我們分析孩子的需求到底合不合理,我們可以根據前面的溝通過程,來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提出這種需求,假如說是買玩具,是不是孩子討玩具頻率太高,又或者是不是孩子有出現了攀比心理?還是說是不是我們曾經有過給孩子買這個玩具的承諾,或是說獎勵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我們需要分析出來,問題是出在哪一方,如果是我們這邊出了問題,那么自然也就不能說這是孩子的無理要求了,而是我們對于孩子的承諾或是獎勵沒有及時做到,甚至我們還在孩子提出的那一刻覺得是孩子的無理要求,那么這就是我們自身所需要結局的問題了;而如果是孩子的問題,那么我們就需要分析孩子這個要求是否是可實現的,以及這個不合理程度有多高,如果說孩子本身表現不錯且要求的不合理程度也沒有很高,那么我們其實也可以考慮要不要滿足孩子的這一要求來作為孩子的獎勵,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么我們就可以思考要不要作為孩子做好自身的一個鼓勵,當然前提也是我們是有能力實現這一要求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看看讓孩子去立好一個目標,在此之上,我們去將孩子的這個需求作為孩子做好這一目標的獎勵,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告訴孩子現在提出這種需求是不合理的。
然而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之外,有時候孩子也會提出一些非常不合理,或是家長朋友們所無力實現的,又或是這些要求是不利于孩子當前成長的,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非常嚴重可能損壞社會利益的事情,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真正重視這一事情,要和孩子做好溝通了解孩子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這里的原因我們不僅僅需要了解,更需要視程度輕重去進行解決,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孩子的需求有問題,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對于孩子自身成長所不利的因素,正在對于孩子的成長產生著負面影響。
每個人對于自身都會有一定的欲望,孩子們即使年齡小、認知面,但也一定是不例外的,總會出現一些方面的欲望要求,比如對于零食、玩具、電子產品,又或是其他一切可能對于孩子產生吸引力的事物,而對于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而言,作為家長,我們的職責是教育和引導孩子的成長,但同時我們也是孩子的成長伙伴,是孩子成長路上堅實的守護者和陪伴者。我們不僅需要為孩子提供成長所需要的環境、思維養分、身體健康養分,也同樣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于孩子去做好一切不利因素的排除,否則就可能影響我們對于孩子做教育的實際效果,更為嚴重可能會危害孩子的成長甚至于孩子自身等等,而這也是我們需要警惕的。所以,當孩子出現不合理要求時,正確、客觀冷靜地做好了解、理解和分析思考,再進行解決,才能真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