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上文,在上篇文章中,我們與廣大家長朋友們就這一主題討論中的互聯網雙面性影響,及第一個重要教育方式,進行了簡單討論,而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也將就另外兩個有效教育重點進行深入討論。
教育的重點,一定是觀念認知的正確樹立。所以對于這一教育,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從以下三步來做好:
第一,家長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明確網絡的使用目的,幫助他們理解網絡的正面價值。例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網絡是學習工具、社交工具、娛樂工具,但這些都應該以“適度”和“合理”作為前提。讓孩子明白,網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利用網絡來提高效率,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使用方法。
第二,我們要教會孩子設定使用規則與自我管理,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一是明確使用時間限制: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設定合理的上網時間,避免孩子沉迷于網絡世界。可以通過家庭協議、定時器、軟件限制等方式,合理規劃網絡使用的時間。比如,在學習時段,孩子應該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非學習時段才可以適度享受娛樂和社交。
二是設定合理的娛樂內容:孩子在上網時,應該盡量選擇有益的內容進行娛樂,比如觀看知識性較強的視頻、參與益智類游戲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篩選適合他們的游戲和節目,確保孩子的娛樂內容既能放松身心,又不失教育意義。
三是避免長時間單獨上網:長時間連續上網會導致孩子的視力受損、身體姿勢不良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家長應鼓勵孩子定時休息,進行眼部運動和其他身體鍛煉,減少眼睛疲勞。
第三,我們要增強孩子的網絡安全意識。一方面是我們要教會孩子保護個人隱私:家長應教育孩子避免在網絡上透露過多的個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學校名稱、聯系方式等。家長還應提醒孩子,社交平臺上的朋友并不一定是現實中的朋友,要保持警惕。另一方面是要教育孩子學會防范網絡欺詐與詐騙:互聯網詐騙層出不窮,家長應提醒孩子不輕信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鏈接、廣告等信息,尤其是那些要求提供個人信息或者進行金錢交易的內容。
關注網絡行為規范:家長應通過與孩子的溝通,幫助他們建立網絡行為規范。例如,不進行網絡暴力、不散播謠言、不發表不恰當的言論等,避免因言論失當而傷害他人或自己。
而對于做好這一教育的另一重點,還是在于要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機制。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網絡觀念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親子溝通不僅有助于孩子的網絡使用行為管理,也能增強家庭的凝聚力。我們可以通過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傾聽孩子的網絡體驗。家長在管理孩子網絡使用時,應避免過于嚴苛或一刀切的態度。應與孩子建立平等、開放的對話關系,了解他們在網絡上的活動和需求。通過傾聽孩子的網絡體驗,家長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興趣點和問題,從而幫助孩子制定更合理的使用計劃。
第二,共同制定家庭互聯網使用規則。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并制定家庭互聯網使用的規則。這不僅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參與感,還能通過共同的規則來約束和規范網絡行為。例如,孩子可以自己設定一些上網時間和內容的規則,家長在旁協助,并給予合理的監督與指導。
第三,以身作則,做孩子的網絡榜樣。家長自身的網絡使用習慣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家長總是沉迷于手機或電腦,孩子也容易模仿這種行為。家長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網絡使用榜樣。適度、理性地使用網絡,不僅有助于家庭生活的和諧,也能為孩子提供健康網絡使用的示范。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給孩子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機遇,但同時也伴隨著各種潛在的風險與挑戰。作為家長,我們應當積極承擔起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網絡使用觀念的責任。通過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網絡、設定合理的上網規則、加強網絡安全意識、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以及利用社會資源等多方面的努力,我們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在網絡世界中保持健康。
未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對孩子們的影響將更加深遠。家長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當前的網絡使用情況,更要培養孩子的長遠視野,幫助他們在網絡世界中健康、理性地成長,成為具備良好數字素養的社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