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與廣大家長朋友們討論了關于做好學齡前兒童藝術表達能力啟蒙教育的重要性,之后也有比較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在了解了后,聯系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關于實際在開展這一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如何做好具體的教育,所以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想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關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不能通過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活動,來有效培養和啟蒙孩子的藝術表達能力,在經過一定的討論總結,我們有以下六點方式建議給到大家,供大家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和成長需求進行參考:
首先,我們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環境。因為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度是比較高的,而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個豐富多彩具備較高藝術程度的環境,那么其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激發孩子的興趣和一些創作欲望。我們建議家長可以在家里為孩子準備一些簡單的藝術材料,比如畫紙、顏料、畫筆、彩色蠟筆等,這樣可以鼓勵孩子接觸畫畫,還能夠引導孩子在有靈感時進行藝術創作。另外,對于家里的一些裝飾,也會有可能成為觸發孩子藝術探索的一些啟發源。
其次,我們要多鼓勵孩子自由表達。藝術啟蒙教育的核心正是“自由表達”。學齡前階段的兒童不需要太遵循非常復雜的藝術規則,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最寶貴的。因此,我們要注意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創作思維,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去根據自己的想法、對于事物的認知和感受進行創作。比如,孩子畫了一只“綠色”的貓,作為家長,不要糾正孩子的顏色選擇,而是可以稱贊孩子的大膽和創造力。自由表達能夠激發孩子的藝術熱情,并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
此外,鼓勵孩子多種藝術形式并行也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去做好藝術表達能力啟蒙。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我們并不只能將啟蒙孩子的藝術表達能力方式局限于畫畫一種形式,可以提供多樣化的藝術體驗。以下幾個比較常見及合適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繪畫與手工:繪畫是最常見的藝術形式,孩子們可以通過色彩和形狀的搭配,去展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除此之外,手工制作也是非常好的藝術活動,能夠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比如剪紙、折紙,或者拼貼作品。
二是音樂:音樂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節奏感和音感。家長可以放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孩子隨節奏拍手、跳舞,甚至嘗試一些簡單的樂器演奏。隨著孩子的興趣發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的音樂技巧。
三是舞蹈:舞蹈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身體協調性,增強孩子自身的節奏感和運動能力。家長們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幫助孩子感受身體的節奏和藝術的表達方式。
進而,我們孩子可以考慮將藝術活動與游戲結合起來,這也是提高孩子藝術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比如家長們可以設計“藝術尋寶游戲”,孩子需要在房間里找到與藝術相關的物品,或者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參與到藝術創作中。例如,設計一個“顏色配對游戲”,讓孩子找到相同顏色的物品,這也能夠引導孩子接觸和了解色彩。
最后,注重過程而非結果,一定是我們在對于孩子所有的教育中都需要遵循的一個重點,而這在對于孩子的藝術啟蒙中也是同樣重要的。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在對于自己的創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自身當下年齡段的困難,也可能會有一些看似不完美的作品。那么對于這種情況,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更加注重孩子創作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們建議家長朋友們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他們的創作,鼓勵孩子們說出創作時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們感受到藝術創作的樂趣,而不是擔心自己的創作優秀與否或是達標與否,這可能給孩子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帶來壓力,從而不利于孩子的藝術成長及創作能力培養。
學齡前兒童的藝術表達能力啟蒙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畫畫、唱歌或者跳舞,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藝術活動幫助孩子提升感知力、情感表達、創造力和自信心。在進行藝術啟蒙教育時,我們建議家長朋友們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創設一個令孩子感到自由、愉快的藝術環境,鼓勵孩子多樣化的藝術表達,關注孩子整體的創作過程和實際成長收獲,而非單純的結果。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將能夠在藝術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并收獲到成長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