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10天如何復習 |
一、集中復習 中考要考六門,考生在中考前復習棋盤上首先要作出的投子選擇是全面分散推進復習,還是集中復習?據我了解,很多考生是采取各門學科全面推進的方法。這樣的復習會在人的記憶中產生交互抑制,使腦中形成的記憶痕跡變得模糊以至消失。如果每天都同時進行幾門學科的復習,就會產生“樣樣碰,樣樣松”的現象:每一門都復習過了,但每一門都不扎實、不徹底。于是考生心理上就會緊張焦慮,而過度的緊張焦慮又會影響考前的復習效果,使考場上發揮失常。因此我的選擇是集中復習。這是我20多年前一次考研究生的親身體會。當初,我在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里要復習五門課程,而四門課程要從零起步。我采用集中法:集中時間徹底解決一門課程,再進行另一門課程復習。結果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果。 中考前10天,考生大部分時間還要到校,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如何來貫徹集中復習原則呢? 二、咬住一門,顧及其它。 ■咬住一門即在一段時間內,緊緊地咬住一門學科,將它按中考考試要求從頭至尾完成復習。 ■顧及其它即在一段時間確定了咬住的一門,不是不管別的了,而是也要顧及其它。怎樣來顧及其它呢?上課時,不要因它不是自己要咬住的那門課,就不聽,不做,而是要認真地聽,認真地做,然后將所有剩下的時間集中在咬住的一門學科上。 當咬住的一門學科完成后,再咬住下一門,這門在前階段是被顧及的一門,在顧及時聽過或記錄的內容,這時就提及出來,系統地完成這門課的復習,然后再咬住下一門,一直到完成所有的學科。 咬住一門,顧及其它,使考生既有重點突破對象,又有掌控全局的眼光。這樣的復習方法才萬無一失,才不會讓同學們陷入顧此失彼的困窘之中。雙休日及最后在家復習階段,則要完全實行集中復習的原則。 上面講到這10天復習應該貫徹集中復習的原則,那么,對集中的一門學科又怎樣來復習呢?很多考生常常一頭扎入茫茫題海中,但上了考場拿到考卷仍然是一頭霧水,顯然,這些考生在考前復習的棋盤上投了錯誤的子,那么,對一門學科復習投什么樣的子才是最佳呢?我的選擇是三步曲:網、記、做。 ■第一步網,就是動筆編網。將一門學科按照中考考試說明要求,將其原理、公式和知識點按照其內在固有的邏輯聯系用你的筆編成一張網。其實,學習的本質就是為了要把握學科的結構。而這些結構是通過上課講解舉例來闡明,通過做題來鞏固,通過考試來檢驗的。所以結構是本,做題是末??刹簧倏忌鷧s本末顛倒:拼命做題,忽略了對結構的把握。因此,考生第一步就是通過編網來系統全面地把握學科結構。其實,編網這一步早就應該完成,如果至今還沒完成,那么,應在中考前最后的10天中,以課本為基礎,盡快地將其疏理成網。 ■第二步記,就是復述網。在紙上編好的網要把它移植在腦子中,就要通過復述來移植。上了考場拿到試卷,是否能答得出題目,不看你紙上寫了多少,而看你腦子里記住了多少。如果第一步編網以前已經完成了,那么,這10天就要進行復述。復述要系統全面地進行。具體的步驟是,不看教材和以前編好的網,能在紙上,對一門學科的結構,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地快速寫下來,或者能快速地說出來。這里強調的是熟和快。 ■第三步做,就是做題。在上二步完成后,集中這門學科的所有以前做過或沒做過的習題、試卷,先用眼睛做。眼睛一看,這道題既能理解也能列出公式,就做下一道。如果哪一道卡住了,說明這正是你的薄弱環節,就不能放過它,要用筆做,做完后,還要總結一下,看看出題和解題有什么新的特點。 要按集中的原則對每門學科完成三步曲,這10天時間就要制訂一個周密的計劃。計劃中給每門按排一天到一天半的時間,最后幾天,對各門學科的網進行快速的循環大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