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點內涵解說
綜觀近兩年中考針對閱讀語段的考查, 在概括能力方面重點考查:
1.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2.對文章中心內容的概括;
3.對段的表達作用的理解與分析;
4.對文與段的表達技巧、表現方法的理解及對藝術特色的準確剖析;
5.感受人物形象、對象特點,把握論證觀點,領會文章主旨;
6.對文章的結構特征、思路線索、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準確歸納。
中考中關于概括能力的試題,意在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要在準確辨別文體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篩選重要的信息,并進行合并、歸納,以此來掌握文章內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對象特點、把握論證觀點、領會文章主旨。
因此,考生一定要有整體意識,反復地精讀文章,做到胸中有文,只有這樣,才能進行高度的概括。
二、答題技法點撥
對于概括能力的試題,首先要辨其文體, 再根據文體特點從如下方面進行整體突破:
1.閱讀記敘文以“分清要素、理清層次、認清主旨”為主;
2.閱讀說明文以“確定對象、識別方法、歸納內容”為主;
3.閱讀議論文以“找準論點、看清論據、分析論證”為主。
以上三點可以使考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著眼點和方向。
由于概括能力試題突出了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的考查,答題時,一定要仔細研讀上下文,從整體入手進行宏觀分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表述。由于概括能力試題突出了對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關鍵句、意蘊豐富的文段等方面的考查,答題時,一定要反復品味和揣摩,準確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且要聯系文章的主旨進行高度概括。同時,概括能力試題還突出了對個性化表達的考查,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文與段的表達技巧、表現方法的理解及對藝術特色的準確剖析等,給考生聯系、想像的空間非常大,答題時,要認真揣摩題意,結合文章內容,調動生活積累,進行簡潔明晰地表達。
【提高訓練】
閱讀《心中的紫蘇》,回答后面問題
心中的紫蘇
彭曉玲
在老家,誰也不會特意種紫蘇,只是任其年年歲歲野野地生滿院子。
紫蘇清秀的稈兒泛著點點幽光,舉著片片紫紫的葉兒,葉兒是極具情韻的圓弧,其上爬了些瘦瘦的葉脈,葉之邊緣圈著密密的細齒,浪漫地柔柔地起伏。于是,原本世俗的農家小院,因有了紫蘇,便平添了細密的情趣和意韻。
其時,我并不了解紫蘇,但我卻固執地認為我與紫蘇定有什么前世淵源。我發現不光我喜歡紫蘇,幾乎所有的母親都喜歡。總是挑一個晨光初露的早上,母親挎著精致的小竹籃,領著我緩緩走向團團的紫蘇,此時,紫蘇泛著神秘的金紫的光暈。母親彎下腰,輕輕地掐住嫩嫩的紫蘇尖。我痛心了,趕緊背過身去。母親看到我無奈的眼神,笑了笑, 說:“傻女,媽這不是只掐紫蘇尖么?”回過身看了看,那可愛的紫蘇仍巧笑倩兮,我才略略好過些。
爾后,母親用清清的井水濯洗那滿滿的一籃紫蘇,沾染著泉水靈性的紫蘇愈發可愛, 其懶懶的神情,又似嬌柔的嬰兒。再爾后,一枝枝紫蘇尖,舒緩地躺在竹盤上,浮著幽幽的紫亮。其時,金黃色的陽光,斜斜地籠在紫蘇上,似有泛泛的紫光升騰。
夕陽西下,母親帶著微微的笑,輕柔柔地將干紫蘇撿到一只粗瓷藍花碗里。接著,放上紅紅的辣椒粉,咕嘟咕嘟倒上白白的醋,撒上少許黃黃的甘草粉,拌了拌,紫蘇便復活了。不一會兒,母親又端來已曬好的李子干, 倒入紫蘇碗里,又拌了拌,山野的清香便彌漫而來。我仍氣憤憤的,萬般無奈,才拈起一根紫蘇嘗嘗。剎時,有一種清清的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酒的醇味,潛移默化在紫蘇的味道中了。真太奇怪了。先前的不快一掃而光, 在那清貧的童年,能嘗到預示著人生滋味的紫蘇,連日子都有了回味。
院子里,紫蘇仍旁若無人地亭亭玉立,漸長漸高,長成了一棵棵紫蘇樹。到了秋天,紫蘇樹上有了一串串紫色的花,紫紫的花蕾細細碎碎,紫色的葉瓣卻更見深沉。秋天快過去時,母親將紫蘇連根拔起,在院子里拍打了一番,再將紫蘇晾在屋檐下,在紛紛擾擾的日子里,任其不時牽起人們一種因時光飛逝而帶來的淡淡的傷感。
如果運氣好,碰巧有一條小魚,母親一定會做紫蘇燜魚。好在這次,只是摘了幾瓣紫蘇葉,輕巧地丟入滾滾的白嫩嫩的魚湯里。隨著夜色漸濃漸黑,紫蘇的香氣混合著魚肉的鮮氣愈來愈濃。而暈黃的燈光下,那青花瓷碗特別誘人,碗里盛著紫蘇燜魚。魚湯,稠稠地白,紫蘇,更紫更嫩了,就那么優雅地浮在魚之側湯之上。還沒吃,嘴里就一片清涼了。于是乎,童年再枯黃的日子也會變得有枝有葉。
許多年后的一個春日,我回到了故園,就是沖紫蘇而去的。山沖里仍然唱著古老的童謠,紫蘇仍悠閑地長在院子里,仍浸潤著紫紫的意蘊。走近紫蘇,在其周圍不停地輾轉,仿佛間,一棵棵紫蘇正在向著藍天舒展自己的色澤,紫得憂郁,紫得風骨,勃勃的生命力汩汩流淌。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會頑強地表達自己的意志?是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有靈性?
只有紫蘇能告訴我,紫蘇那不屈的莖桿, 那五味的葉尖。
(選自《文學報》2002年12月)
【基本層級練習】
1.文中表達了作者對紫蘇怎樣的情感? (簡潔概括)
2.文章可劃分為幾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準確歸納)
3.文中哪些細節生動地表現了作者對紫蘇的情感?(準確歸納)
【發展層級練習】
4.作者為何在文中反復地提起清貧的童年呢?這與寫紫蘇有何聯系?(概說文章寫法)
5.作者借紫蘇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概括主旨)
6.本文妙用了大量的疊詞,請找出三個品析一下妙處。(深刻的體會)
參考答案
1.憐愛、贊美之情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一部分介紹紫蘇 第二部分憐愛紫蘇 第三部分贊美紫蘇 3.不忍心掐紫蘇 不忍心吃紫蘇 晾紫蘇的傷感 4.我是在紫蘇菜肴中長大的,在童年,我的生命與紫蘇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得清貧的童年泛起了紫蘇的清香。 5.紫蘇的頑強,使我的生命茁壯地成長。 6.如“淡淡的傷感”中“淡淡”一詞, 寫出了“我”對紫蘇的憐愛之情;“汩汩流淌”中的“汩汩”一詞寫出了紫蘇頑強的生命;“清清的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這些疊詞寫出了紫蘇的鮮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