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安徽省高考《考試說明》
合肥四中歷史高級教師李安朝
新課程改革后的新高考,歷史科目有以下特點。
一、簡明扼要,富有彈性。
今年考綱比往年簡潔許多,并不是輕視基礎知識,而是更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程度。大綱首先要求考查學生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切忌認為新高考就是好高騖遠,華而不實。腳踏實地,把該拿的分拿到,是取得高分的基石。另外,大綱簡潔的弦外之音就是不再拘泥于學生到底用的是哪一種版本的教材,建議教師立足于當初2005年第2版,參考第3版,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靈活掌握。
二、吐故納新,活學活用。
大綱要求學生能夠在正確歷史觀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2008年高考安徽歷史卷已經有四五個題目有意無意地趨向于新型高考題,建議學生在強化訓練時注重這類題目,特別是上海、山東、廣東、海南、江蘇等先行教改的省市高考題,更有參考價值。在訓練中,體會這類題目的特點,提高能力,登泰山而小天下。陳舊試題不要再練,因為時間有限。歷史專業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也是做好此類試題的關鍵,建議在學習時把相關聯類似的概念多比較異同點。
三、標新立異,挑戰思維。
新高考還新在考查素材上,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體現學生在歷史學科方面的素養和潛能。“新材料”包括各類圖文資料、數據表格、統計圖、時代漫畫等,學生要能夠通過分析,由現象到本質,再上升到歷史規律去認知感悟歷史;而學生往往是沒有看懂材料,就匆忙地生搬硬套了。建議學生在復習時注意知識點的系統性,及時歸納綜合,樹立全球史觀、發展觀。傳統的大綜合題,我省可能要三科分立,這更突出了學科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