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及深圳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說明明確規定,到初三結束時,學生的聽力技能要求如下:
1. 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2. 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內容,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
3. 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
4. 能聽懂淺于課文基本沒有生詞的語言材料,語速每分鐘約為110-130個單詞,左右,及貼近學生生活的、基本沒有生詞的故事和記敘文等語言材料,獲取所需信息,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
5. 能在聽的過程中用適當方式做出反應;
6. 能對所聽的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信息。
目前,我們的聽力語言的選材較為豐富多樣化, 同時,趨于口語化。聽力材料的閱讀速度適中,音質清晰,且材料內容中基本上沒有生僻詞匯,所以本題考查的焦點仍然比較明確、突出,即考查學生最基本的聽的能力。但近幾年我市的聽力材料較多,有些語速較快,且還是美式語音,學生反映聽力部分總體比以往更難。這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倍加重視對學生聽力技巧的訓練,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策略與方法去備考。
一. 排除影響聽力理解的障礙
(一) 語言障礙
通常在英語聽力的訓練中,學生的語音辨別能力較低;語流的連貫能力弱;詞義的語境判斷較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也較低,而這些其實就是語言的障礙的表現。這勢必影響學生整體的聽力理解。所以,語音問題在聽力教學中不可忽視,尤其是對處于語言學習初始階段的學生,強化語音訓練對提高聽力水平更為重要。我在平時的教學和進行聽力訓練的練習中,經常會通過講解、示范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發音,辨別相似音素間的區別,掌握基本的語音、語流和語調知識,讓學生過好語音關。同時,精心挑選適當的英美人士錄音材料讓學生多模仿、多跟讀和多聽,培養語感,熟悉、模仿標準的英語對話和朗讀,分析說話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語調表達態度、情感和隱含的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并掌握聽力技巧。
(二) 心理障礙
根據心理語言學理論,學生的心理因素對聽力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聽力的必要條件。不少學生平時聽力成績并不是不好,但由于應試心理素質較差,考試中過于緊張,聽力部分做得不理想。如果學生聽音時積極、主動,充滿信心,不帶任何心理負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正常水平。急躁是影響聽力的大敵。一般剛開始時,有些學生還沒完全進入狀態,聽懂的內容不多,便很容易的產生急躁的情緒,進而出現連鎖的心理反映:急躁—— 思想分散——自責——抱怨——導致聽力失敗。為此,我們教師首先必須給予學生相關的應試心理輔導。如:聽前讓學生先做個深呼吸,然后靜下來仔細讀題,一般第一大題不是很高難度的。如果,學生第一題做好了,接下來的情緒便容易穩定。此外,我們一定要遵循教學規律,在教學上,我們應該依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對聽力材料進行認真細致的篩選,并對聽力材料的難度作適當調整,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聽到綜合聽,使學生逐步適應。同時,我們還應向學生強調,聽力學習及練習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學生只有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提高自控能力并穩定情緒,持之以恒,經過大量、多次、反復地聽,聽力學習效果自然便會產生。
(三) 文化知識障礙
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因素都會存在于最簡單的語言交際活動中。因為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手段,而對話是體現語言文化內涵的一種重要方式。新課標提倡外語語言教學背景極其文化的滲透教育教學。這對學好外語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鋪墊因素。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適當、適時地融入文化教學并指導學生了解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對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還應盡可能地讓他們接觸并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等。
當然,影響學生聽力的因素有許多,但上述的三大主要障礙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務必采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
二. 提高聽力水平的訓練策略
(一) 課堂教學之中的聽力實踐
聽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聽得清,才有可能模仿;聽得準,才能說得對。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初始階段,要求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本人認為它完全符合語言教學的規律,也迎合了新課程標,是新課改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它的可操作性強。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聽力訓練與平時的教學緊密結合,充分利用每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多得到聽的機會,以彌補缺乏學習英語環境而造成的接觸機會不足。例如:
1. 最大限度地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2. 積極努力創設并優化學英語語言的環境。
3. 靈活適當的使用電腦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
4. 加強課堂的聽寫及兩讀的訓練。(朗讀和閱讀)堅持讓學生跟讀課文朗讀帶,老師切忌逐詞逐句地帶讀!(只作個別糾音)
5. 增加聽力訓練的時間,最好保證每天都有一定的聽力量。如我校英語學科組,除了平時課堂的聽力訓練,另外,還增加了每周二、周四下午三十分鐘的英語聽力訓練課,還有初三畢業班的每周一節人機對話練習課。
(二) 熟悉中考題型,培養應考能力
1. 學會預測上下文內容
強化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在用漢語交談時,我們通常發現自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替對方完成他(她)接下去要說的話,這便是預測的結果。預測的內容愈多,聽起來就愈輕松。用英語交談也是如此,談論的話題,談話的場景,對背景知識的了解,以及英文語義標記等都可以幫助預測。預測能力是聽力理解過程的重要一環。它在理解口頭語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請看下面老師進行的聽力訓練的例子:
T: Mary heard an ice-cream man coming down the street .
S: Mary is a girl .She likes eating ice-cream .She would like to buy it .
T: She thought of her lucky money .So she ran into her house and ---
S: She ran into her house and got the lucky money .
T: She ran into her house and locked the door .Then she screamed.
SA: Because her money was missing .
SB: Because she was tricked by the ice-cream man .
SC: Because she wanted to change her mind .
T: Who screamed? I scream ? (ice-cream)
SA: Ice-cream.
SB: I scream. SC: Mary screamed.
教師要訓練學生根據所提供的課后練習進行猜測;根據所聽的主題句進行猜測;根據談話人的身份、談話地點進行猜測;根據談話人所使用的信號來猜測。上述例題的信號是: I scream and ice-cream.(這里考查的既是聽辯力又是句意理解) 此外,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些過度詞:如but ,however , that is to say , namely ,for example ,on the contrary ,還有根據結束語等來預測活動。
2.抓關鍵詞和主題句
在進行學生的聽力訓練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抓要點,即抓只要內容和主題思想的能力。這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聽力過程中,不要期望什么都聽懂,這是不必要的。要讓學生克服每個詞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心理。例如:聽到一段議論交通擁擠的短文再做選擇:
Traffic is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nowadays. I’m sick and fed up with the traffic in the city! It is too crowded. 在結尾時有如下一段感慨:
I needn’t take neither a bus, nor the subway, nor a taxi., but only a bicycle to my nearby supermarket. I once rode there only in ten minutes, Now I can’t go to work by bike because there is no space for me to ride it.
其中有一題的答題關鍵是要能聽懂文中的一句話:no space! .若能抓住no space 這個關鍵詞語,便能明白題目的觀點為:The traffic is too crowded to ride a bicycle. 此外,在聽力訓練中,要注意轉折、讓步、否定等特殊句型以及時態的轉換,要學會透過轉折和讓步把握說話者的真正意圖。
3. 培養學生正確的聽的習慣
多年的聽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學生缺乏正確的聽力習慣。他們往往先將聽懂的東西譯成漢語,用漢語進行思維理解,缺乏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他們很少做到邊聽邊理解,邊記憶。為此,我們要訓練他們將聽懂了并且理解的信息聯系起來形成連貫的記憶,再將全文要點通過一定的聯系有機的統一起來。例如:
1. 邊聽邊記,便于回憶;
2. 聽前認真瀏覽試題,找出所給題的差異,學會聽前判別和預測。
3. 邊聽邊記,便于回憶;(適當做些筆錄。如:時間,地點和相關人物)
4. 養成句意理解,篇章理解的好習慣。
5. 棄前保后,不必顧此失彼;(如遇到生詞,不去理會,不浪費時間做無用工而是集中聽接下來的話題)
6. 把握中心,聽清主題句;
7. 注意對話中的“弦外音”;(既轉折詞等)
8. 果斷做答!答題時不能依賴回憶!把握準確率,提高得分率!
三. 聽力考試中的應試策略
(一) 放松心情,克服緊張情緒
很多學生可能有過這種經歷,在平常進行的英語聽力訓練中,剛開始由于不熟悉說話人的語音、語調和語速,很難一下進入狀態,而當時又非常心切地希望能多拿一分,于是思想高度集中,心跳加快,精神緊張,這樣反而失掉了開頭的幾分。因為這一開始的臨亂,導致了接下來的好幾道題連連失手。針對這種情況,考生在考試開始時不妨自己先做做深呼吸,放松心情,使自己處于最佳心理狀態。在聽音過程中,學生對聽不懂的詞或句子或不會做的題目就暫時放過,不要耗費時間去苦思冥想,切忌因急躁而影響后面的內容和試題的得分。因此,保持輕松、沉著的心態十分重要。
(二) 聽前預測,緊扣主題內容
聽力測試的每段對話或講話的考點都要集中在一些主要信息和重要細節上。學生應該在時間上有超前意識,充分利用有限時間掃視或快速瀏覽試卷上的問題以及選項,從而確定是考查事件細節(如時間、地點、數字、職業、身份關系),還是考查標題、中心思想,并推測聽力材料的可能意向。做到事先有思想準備,再有的放矢地聽,這樣在聽錄音時就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去捕捉問題所涉及的有關信息。
目前中考所采用的聽力試題是聽錄音做出選項或做筆記的形式,學生必須學會先閱讀題干和選項,這樣可以幫助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及其重點之所在。學生要充分利用各段對話之間的停頓時間,掠讀一遍題干和全部選項,分析對比各選項的不同之處,先做到心中有數。如果選項是姓名、地名、數字、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聽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斷。對于與選項或筆記無關的內容,只須聽出大意就行,即使有些地方沒能聽懂也無關大局。
(三) 邊聽邊記錄主要信息
在聽的過程中,對于較長、信息較多的的對話或短文,僅憑腦記是不夠的,尤其一些關鍵詞語往往較容易混淆。要讓學生聽得清楚,聽得準,可以告訴學生用筆在草稿紙上用自己熟悉的符號來做些相關的速記以便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斷、選擇正確答案。在聽力材料較長,干擾項也較多的情況下,學會邊聽邊做筆記尤為重要。這些對于提高聽力得分的正確率大有幫助。另外,記筆記時盡量用縮寫詞或符號。如:morning & afternoon可用a.m. & p.m.來替換; for example 可用e.g.替代。
總之,聽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若想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老師必須做到層層突破,循序漸進;并且做到精泛結合、聽讀結合、聽譯結合,注重各種技能的綜合運用。對于學生來講,提高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當程度的英語基本功,如必備的英語詞匯量, 正確的聽音和閱讀的方法與習慣,快速的語感反應和熟練技巧的運用。
俗語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讓我們攜手認真備考,堅持不懈去收獲那豐盈、醇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