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學生愿學、會學、樂學,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標志,因此,政治課教學必須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想方設法讓學生去聽、去讀、去思、去看,做到耳到、手到、心到、眼到,努力實現由厭學到愿學、由學會到會學、由苦學到樂學的根本轉變,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愿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學生是否愿意學,表現在對所學的東西是否感興趣,能否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難,所以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把學生視為一樁樂事,從而主動學習。
1. 運用列表比較法,復習所學知識。
初三政治課的復習有很多種方法。學生往往不厭其煩地背書、做題,而不懂得用列表比較的方法。其實初三政治課的復習很多可以列表比較,通過列表比較,能達到讓學生自己親身感受到列表比較方法的好處。例如:復習三個階級社會的生產關系和剝削特點時,我列如下表比較:
三個階級社會
內容 社會 |
奴隸社會 |
封建社會 |
資本主義社會 |
剝削特點 |
生產資料歸誰所有 |
|
|
|
|
人們在生產中的
地位關系 |
|
|
|
|
產品的分配 |
|
|
|
|
相同點 |
|
|
通過進行列表比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懂得政治課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它蘊藏著科學性藝術性,興趣提高了,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愿學了。
2. 多表揚鼓勵、剌激,使學生努力學好政治
如果學生上課聽不懂,提問不會答,作業滿篇錯,學習在失敗中渡過,那么他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所以教學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教學中我多送給學生激勵的話語,努力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恰恰是他們持續學習的強大內驅力,是一種興趣。例如回答問題時,學習越差的應越鼓勵,經常提問他,給他戴高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正確觀點都要給予肯定,使他喜歡政治課。成績好的應當給他難題,如回答不出,就說這么淺都不懂,使他夾尾巴做人,剌激他,這樣全班學政治的人都調動起來了。
3. 適當介紹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體會政治課的興趣。
根據學生注意的心理特征,只有那些符合學生“口味”的內容,才容易引起聽課的興趣,所以教學中就必須適當介紹一些課外知識,。例如我復習“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等內容時,我介紹了西部大開發的設想及戰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及黨的方針政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使政治課富有吸引力和說服力,這樣不僅對于保持課堂上學生思、聽、學的興趣,而且增長見識,提高能力和覺悟。
二、 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會學
要使學生“會學”關鍵是教會他們掌握恰當的方法,把獲取知識的“金鑰匙”交給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
1. 做好閱讀工作,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加深對教材的鉆研和理解,學生必須對教材進行精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教材,對問題思考解答,從而科學準確地把握教材內容。如復習初二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學生王某到愛家超市買東西,被保安懷疑偷竊,強令其脫衣搜身,但未發現被竊物品。請回答:(1)王某的什么權利遭受到了侵害?(2)保安的做法對嗎?(3)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4)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我要求學生必須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后才能出示問題的答案,由于我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無形中養成了習慣,這樣,閱讀就會成為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行為,逐步學會學習——達到會學,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大大加強,我們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創新型的人才。
2. 做好知識歸類工作
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聽好一節課,如何做筆記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好知識歸類工作。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反映“我每天上課都聽明白,也會背,但測驗成績就是不高。”我認為這是因為學生沒有把知識系統整理,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所以我們應教會他們善于歸納整理,打破課與課之間的界限,把有關知識歸類、歸納,使學生掌握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下面以初三政治課復習為例,其基礎知識我可以歸納以下幾類:①標志類②原因類③前提類④基礎類⑤根本任務類同⑥目的類⑦本質類等等。
通過歸類可以防止相似的概念、近似的觀點混淆錯位,便于記憶與理解,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的應用打下基礎。
3. 安排好復習時間
知識歸納、歸類工作是對一課書、一本書而言,這不意味著每天學完后不用復習,直到學完一本書后再來歸納總結,那樣知識遺忘率很高,所以我又教會學生如何安排好每一天的復習時間:從下午自習課開始,先通過看書、看筆記復習好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后再做作業,重點放在理解課文上,有必要的當天要把它記下來。一個星期后要把前面學的知識重溫一遍,這樣比較符合記憶規律。
教是為了學,學會要轉化為會學。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的方法,這是最高教學技巧之所在。”
三、 學生樂學,必須以愿學、會學為基礎
如果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 一定會越學越好,越學越愛學,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在我所教的班中有一位同學,他作業整潔,但測驗考試經常不合格。通過了解,我知道他上課聽不進去,課后不愿意復習,他一直害怕政治。為了幫助他改變這種心態,我耐心教會他學習方法,并結合我中學時對政治不感興趣到上大學讀政治專業到今天教政治的經歷,親切與他交談,還幫助他把復習的知識再分析、再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后,他不再害怕政治。有一次我幫他輔導一道論述題,一步一步引導,他理解了,很高興地說“政治課還挺管用,也不難學。”一直到現在,他愛學了,也基本上會學了,從此增強了信心,喜歡了政治,體會到了政治課的興趣、作用,成績逐步提高。
總之,使學生愿學的前提是激發興趣,會學的關鍵是指導方法,進而達到樂學,只要我們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我們的目標是可以成為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