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師能否教會學生,其中存在著教是否得法的問題,而學生是否會學,當然也存在著能否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學法問題。教與學是教學活動中矛盾的兩個方面。傳統的教學方法只重視教師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但事實證明,如何“學”的問題恰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尤其是社會發展到今天,歷史的任務要求我們尋求一套學生做學習主人的教學方法,使教育千方百計地適應學生的個性特征,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以提高學習質量,開發學生的智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優化學法的指導,在此談談我的幾點做法與體會。
一、 建立學習目標體系,進行目的教育
教學中制定的學習目標是可觀察、可操作、可測量的,而且要求“師生共同認定目標”。這不僅要求學生明確方向,自激自勵,樹立爭取達標的信念,而且還應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目標為導向,規范和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
從學生一開始上第一節英語課,就要對學生進行學習英語的目的性教育,給他們講述英語在國際交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和重要意義,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強烈持久的動機。在以后的教學中,這種目的性教育要與每單元甚至每節課的學習目標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動機轉化為學習需要。在每節新課之前,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每單元對學生進行達標檢測,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前,讓學生自己制訂出學期大目標。由于平日每個單元的目標都實現了,復習期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很高,大部分學生都能實現自己的學期大目標。這樣,學生能夠緊緊圍繞目標組織學習,學習每一部分知識,首先做到心中有數,科學地支配時間,安排好各項學習目標和實施計劃,徹底消除了學習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 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過程
不論是哪一學科的教學模式,都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所以為學生參與設計大量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其中還存在著一個學生應該如何參與活動更有效的問題。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等參與學習活動,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效率,直接關系到達標的程度,需要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真正掌握在各種模式中的學習方法。
1. 加強課堂用語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證明,輕松愉快的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感覺、知覺、思維、動作與英語建立直接的聯系,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用英語思維表達的能力,讓學生產生眾多的聯想,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接受新知識,易于激發學生興趣。
2. 加強課堂教學的情景化、趣味化
初中英語教學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努力創造學習英語的外語環境。因為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義,才會具體、形象、生動,才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同時,要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師生之間交流盡可能用英語。教材集知識、趣味、實踐于一體,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生活情景對話,有利于創造英語情景。因此,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營造英語氛圍,設計生活語境,將枯燥的內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學之中,通過直觀教具,如實物、卡片、學生身邊熟悉的人或物,巧設情景,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積極參與,使情景教學直觀化、具體化。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配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利用電教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直觀藝術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另外,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教材中提供了許多插圖、各種形式的活動和對話,如購物、借東西、問路等,教師和學生可以扮演角色,人人參與,在身臨其境中學習英語。這樣既加快了教學節奏,又增加了實踐機會。還可以運用基礎知識把課堂教學變成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形成學習高潮。
3.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課外活動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課外活動的形式很多,如組織學生舉辦“英語園地”、“書法展覽”、辦英語墻報、學唱英語歌曲、排練英語節目等。開展經常性的英語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英語生活”,活躍英語氣氛,增長英語知識,提高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掌握自我反饋、自我矯正
課堂教學從前置補償到新授、練習和小結,都要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并加以矯正,方式多種多樣,如觀察交談、提問分析、課內正視、糾正練習中的錯誤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在實際教學中,除去常規教學中使用的檢查方式外,還要在班內發動全體同學參加,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把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和疑難易錯的地方進行綜合排列、分類編號,對學生也進行分列編號,然后開展抽簽、抓鬮等多種形式進行競答,使學生能及時反饋個人知識的掌握情況,適時查漏補缺,效果很好。
教學方法本來包括教師的工作方式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知識和指導學生去掌握知識的方法,是對教學方法的整體認識。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也必然采取與教師相應的學習方法。學法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應從研究學法入手,努力改進教法,優化學法,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山東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