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不應該成為交友的標準。關心朋友學習狀態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如果學習成績、甚至考試分數排名作為可不可以做朋友的標準,肯定是不對的。孩子們學習興趣和能力發展有個體差異,開竅有早晚,今天成績好的同學未必能夠一路優秀到大學,即便學習成績不錯,也未必明天一定能成就大事業。僅僅關心朋友的學習成績,一方面會給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構成認為限制,使孩子沒有學習機會識人、辨人的本領,另一方面可能也會讓孩子錯過一段值得珍惜的友誼。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人,沒有全才。世界上也少有一無是處的人,特別是可塑性極強的未成年人。學習不好在許多孩子身上只是一種暫時的伴生現象。孩子的朋友中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時完全正確的。
第一,家長可以從關心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分析朋友學習不好的原因,無論是聰明還是不用功、勤奮但不得法,或者被其他事情分散了學習注意力,都可以給孩子帶來許多有意的啟示,從“保底”的意義說,孩子可以間接地接受一些經驗教訓,這沒有什么壞處。
第二,學習不好但仍然被孩子選為朋友,這孩子身上肯定有某些吸引人處,有他自己的“閃光點”,發現這些閃觀點,并鼓勵孩子欣賞并虛心學習這些優點,學習不好的孩子同樣可以成為朋友。
第三,學習以學為主,“學習不好”這一條不能算是“優點”。因此,對于學習不好的朋友過于貪玩,把學習當成父母的任務,以及玩起來像條龍、一學習就變成蟲等不良習慣,也應當不受其影響。應當把這個要求作為交友的一條警戒線。因為人生需要一起起步而不是一起滑坡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