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教網 http://m.glxcohi.com 提供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合作能力越來越重要。許多家長希望自己從小學會交朋友,并且有朋友陪伴一起成長。但仙子的問題是孩子既需要朋友,又不會交朋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朋友,家長也常常更多地關注孩子是否掌握了“交朋友的技巧”,而唯獨忽略了怎樣做別人的朋友。不會交朋友的孩子十有八九自己就不會做別人的朋友—尤其是已經習慣了“自我中心”的孩子。他們不了解別人的需要,不能為別人著想,自己遇到困難希望別人主動出手相幫,而對別人的困難卻熟視無睹。如果僅僅把朋友當作滿足自我需要的人,交不到朋友是很正常的。
朋友是相互的,更重要的是學會做朋友。既然朋友只有在相互的交往而且發生情感交往的基礎上,才有友情成長的空間,才能成為朋友的可能,那么,鼓勵孩子學會做別人的朋友和幫助掌握交朋友的技巧至少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前者更重要。
當幼兒園的孩子因為沒有爭到某件喜愛的玩具而哭泣時,那個伸出小手為他擦眼淚并把自己玩具送過去的孩子,最可能成為他的朋友。因為這個孩子分享了他的痛苦,帶給他溫暖和歡樂。在這種情況下,鼓勵孩子主動與別人分享的家長,事實上是在教會孩子怎樣做朋友同時也是怎樣交朋友。
同樣的道理,當同學第一次住進集體宿舍在打開開水時會不會隨手帶上同學的熱水瓶,當看到值日生的同學因忘記打掃而手忙腳亂時會不會主動幫把手,當同手生病時會不會主動關心,都可能關系到他有沒有朋友,或者交到什么樣的朋友。因此,幫助孩子明白,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朋友和友誼的渴望,交朋友的真諦并不在技巧,而在于心靈。包容的心、樂于助人的手、誠摯的態度常常是比華麗的言辭更能鞏固友誼,帶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