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膨脹的占有欲刺激了孩子的“貪婪”的欲望。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著誘惑,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希望占有的東西越多越好。與其說孩子什么躲需要,不如說他們想要更為準確。孩子貪婪的表現(xiàn),常常是成人日益膨脹的占有欲望的翻版。既然家長可以擁有各種名牌服裝,高級化妝品,越來越大的房子、私家車、更多的錢財、許多可能有用也可以根本無用的東西。
生命的成長、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的確需要基本的支撐—包括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合理需要。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xué)家共同構(gòu)成了人類基本的需要結(jié)構(gòu)。當?shù)鸵患墝哟蔚男枰玫交緷M足時,人就會追求較高層次的需要滿足,只要生命存在,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停息。馬克思認為,人的需要就是他們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原始動力。無論對人類整體還是個體,需要都有正當不正當、合理與不合理之分。這是社會滿足需要的客觀條件和人與人之間平衡沖突的要求所規(guī)定的。大到社會制度的更替,分配制度的不斷改革,小到家庭成員對有限資源的分享,都要求“正當”“合理”。
預(yù)防孩子貪婪,應(yīng)當從拒絕他們“第一次”不合理的要求開始。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在百貨商店兒童玩具柜前要撒播撒賴時,第一次搶奪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時,第一次把自己愛吃的飯菜端到自己的面前,第一次要求奢侈消費時,家長都應(yīng)當耐心講明不能滿足他們愿望的道理,態(tài)度堅決予以拒絕。這樣做對幫助孩子形成合理的需要結(jié)構(gòu)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對已習(xí)慣于貪婪,而且現(xiàn)在就要,必須及時滿足的孩子,家長應(yīng)當在坦承自己過往的教育失誤的前提下,與孩子討論“貪婪”的危害,并采用“延遲滿足”的安排。在延遲滿足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進一步澄清自己的真正需要,并鍛煉自己的耐心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