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孩子心理最復雜的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父母要特別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中有一個心理不健康問題,就容易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學會區分孩子受到污染的具體表現。
首先,我們要看看孩子的性格方面是否受到污染。孩子的性格是多樣化的,有些性格是在家庭這個環境中形成的,例如有時候父母的脾氣表現為粗暴,遇事容易發脾氣,或者在生活中變現為退縮,抑郁、孤獨等情緒。
第二方面就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是否受到污染,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也是最受關注的問題。父母的心理不健康更多放映在社會品德各個方面,表現為不誠實,造謠,偷竊、做事不擇手段等。這些問題極易為那些缺乏辨別能力和難以抵擋住誘惑的孩子所接受。所以,品德是一個人的核心問題,父母是不能忽視的。
第三個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習慣是否受到污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十分有利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要有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要盡量去滿足,對于不合理的的要求要講清道理,堅決拒絕。一切地盲目順從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我們在對待幼兒時,要特備的細心,幼兒雖然對道理不是很明白,但長期以往,孩子就會逐漸明白這些道理。
第四點,就是孩子認知方面是否受到污染。父母不健康的思想觀有時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認知觀。比如有的父母認為“金錢萬能”“利益至少”的錯誤觀念也會對子女產生無形的影響,也會導致孩子在學習生活中不良的行為。
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刻去關注自己孩子,一旦發現有以上四種行為時,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種種行為,因為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