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山,所見的只是終年翠綠的青山,從未見過那秋葉似火,更從未見過冬雪漫漫。在這樣的山中游走,沒了四季變化,只有風的沙沙,有人會覺著沒了趣味,但更多的人會發(fā)現(xiàn),南方的山,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
城市的山,不像別處的,芳草依依,道路縱橫,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攀登的道路,在荒原里暢快地游走,而是整潔的,沒有選擇道路的自由,只有規(guī)劃整齊的道路,沒有遍地的芳草,只有一排排的矮樹,更不能在山中漫無目的游走,只能在別人設定的道路上中規(guī)中矩地行走,有的人會認為自己被無形的手控制,但更多的人會發(fā)現(xiàn),城市的山在已經(jīng)設定的道路上也能走出自由……
所有的山,不像湖,可以毫不費力地在周圍踱步,也不像海,可以一動不動地沐浴陽光,山就是山,他不像湖海無私地把美景奉獻,他要讓來者知道,只有戰(zhàn)勝他,才能飽嘗美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公平的山中前行,膽小者抱怨山的自私,無為者抱怨行路艱苦,呆笨者忽略途中美景,始終懷著愉悅的心情,一步步地向山頂走去……
從小到大,在一直在山中游走,從有的人,慢慢地變成了更多人,體會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慢慢地不再抱怨,變得開朗,懷著愉悅的心情,以舒坦地態(tài)度,逾越心中的一座座山。
【點評】
優(yōu)點;
1. 從語言來看,你能做到長句和短句相結合,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感。
2. 從寫作技法來看,你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如開頭將山特有的翠綠與秋的紅、冬的白形成對照;再如將山內(nèi)在的奉獻精神與湖與海形成對比,起到了一定的表達效果。
3. 從立意上來看,尾段揭示了山的象征含義—心中的山,這一點處理得較好。
建議:
1.文題是《我的爬山記》,從行文中來來看,記即游記,可以通過爬山這件事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一些體驗,文章是光有其景,而無其詳事。
2.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聚”,文章的主旨未緊扣文章的內(nèi)容形式,初學寫散文,可從一件事,一點感悟?qū)懫鸬摹?/DIV>
3.第三自然段的語言銜接不夠自然,文中從寫景到抒情或議論,需要學會巧妙的過渡,這個細節(jié)地方,可以動手修改一下。
你的語言積累有了一定的基礎,祝賀你在寫作的道路上,你又邁出了成功的一步;也希望你以后在寫作的道路山遠走越遠,反復實踐,反復修改,才會有大的提高。
深圳語文名師: 龍小元 老師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