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感情用事
孩子能夠把自己好的一面向父母報告,如獲得了老師的表揚,做作業得了紅花等,說明孩子是有上進心和榮譽感的,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但是此時不要喜形于色,夸大事實,表揚過度。父母應該使孩子明白這樣做事對的,今后還必須繼續努力。
當孩子主動向父母承認錯誤時,說明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時父母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講明白,知錯就改是對的,但是要求孩子今后少犯或者不犯同類型的錯誤。如果孩子承認錯誤時,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大聲斥責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那么就會讓孩子感覺,如果不告訴父母,還可以逃避懲罰。通過不斷地積累這樣的經驗,孩子就會慢慢地把自己所犯的錯誤隱瞞起來。所以,只要孩子講的是實話,不管犯多大的錯誤,父母都應該冷靜地對待錯誤本身,幫助孩子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向孩子講清楚道理,增加孩子犯錯誤的免疫力。
(2)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
遇到孩子報喜不報憂的時候,父母應該主動與老師取得聯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孩子說的與老師不同,也不要急于斥責或打罵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引導孩子自己講出真相,然后再給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明白無論犯了什么錯誤都應該承認,不能向父母隱瞞。父母應該明白,不犯錯誤的孩子是沒有的,犯了錯誤只要能夠改正,就是好孩子。遇到孩子犯錯的情況向孩子發脾氣是最不好的。
總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的態度要冷靜,不要緊張,做到心里有數。父母還要為孩子營造一種比較寬松的環境,正確對待孩子偶然的過失,不能讓孩子產生過分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