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做個誠信的人。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許多優點,比如不喜歡學習,不愛聽話,常常跟父母頂嘴,任性、固執、不愛勞動,不關心父母,出門不告訴父母到哪兒去等。而有的孩子又覺得爸爸媽媽說話不算數,答應了條件有變卦取消。為了協調一下雙方的行為,可以采用訂立契約的辦法,這樣既可以規范孩子的行為,也可以規范父母的教育方式,因而能夠建立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種關系。建立這種關系可以培養孩子的公平和公正意識以及遇到從正確教導的行為習慣。這種關系一旦建立,孩子的很多壞毛病,一般都會得到很多的改善。
我們簽好契約是為了執行。因此,在執行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嚴格檢查,做好記錄,嚴格檢查,做好筆記,對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進行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如果發現契約本身有契約本身有缺陷或不足之處,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父母要和孩子妥善商議,雙方同意后及時修改。父母一定要充分發揮監督的作用,執行契約要不折不扣,做到客觀公正。孩子只需按照契約做了,父母就一定要履行契約,滿足契約上鎖規定的條件,不能反悔。
這種方法也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讓孩子知道,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循規蹈矩”,父母和孩子定好這樣的契約,首先必須放下架子,做到父母與子女之間平等。
使用這種方法,父母必須講信用,否則孩子時很“傷心”的。我們在許多場合,經常看到一些跟父母斗氣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的許諾沒有發現。有的孩子會很氣憤,說爸爸媽媽騙他們。大量的事實證明,為父母者須切記:做不到的事絕不要亂許諾,平時不要輕易許諾。有的父母為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論孩子要求什么都一一答應。因而,當許諾不能兌現時,孩子就會認為你說話不算數,對你失去信任和尊重,漸漸地不聽你的許諾,或者模仿著對待你,甚至養成說謊的習慣。為了培養孩子的優良的品格,請父母對孩子也要遵守諾言。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個誠信的人,給孩子做好好的榜樣,這樣就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