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形式,要想提高讀書的效果,最好是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有的中學生喜歡讀小說,中外名著,看過幾十部或者更多,但別人問他好在哪里時,插在何處,他去無言以對。這樣的讀書,自己的腦子只起到一個漏斗的作用,讀得再多也是讀了一遍,沒留下什么東西。
要想把讀過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就得學會做讀書筆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我們在讀書時,最好準備一個小筆記本,把平時遇到的一些簡短有用的語句摘抄在上面,這個辦法由三點好處:記憶更牢固;日后可以隨時查閱;即使現在沒有實際效用,也可以增加知識積累。
第二,原書空日記。如果書是自己的,看到重要的地方,或者自己體會深刻的地方,隨時隨手在書頁空白處記下要點,加上批注,寫上感想。在書上畫符號,是一種比較簡單、容易的筆記。通常的符號有很多種不同的畫法,每種符號可以按自己的習慣、愛好、分別代表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就行了。
第三,摘錄和全抄。對書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或重要的句子,諸如論點,結論等摘錄起來;全抄就是將原文一字不漏地抄下來。這種方法對學習語文來說,不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第四,做卡片,做卡片就是把自己所需要的內容記在卡片上,它是積累知識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積累多了,歸納分類,綜合利用。也有的把摘錄的內容記在隨身帶的紙條上,這種辦法適用于旅途中看書、看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