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前準備直接關系到上課的質量,上課前從身心、物質、知識方面做好準備,為課堂 學習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提高學習效果的前提條件。
許多學生往往忽視了這一個細微的環節,導致好的學習狀況得不到好的效果。很多人認為,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四個準備工作:
1、心理準備
有的學生只要走進教室,就很煩,看到上課鈴響老師走進教室,就很反感,覺得上課沒點意思,根本沒有好學的欲望,總盼快點下課。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心理關態,在這種狀態下課堂上往往是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的。
有些學生覺得這個老師講得比較滿意就聽,不滿意就不聽,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或想他們自己的事情去了,這是一種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出現一種無所謂的狀態,這種狀態會使課堂效率直線下降。
有些學生看見老師進教室非常高興,總是想能向老師多學點知識,趕快把有問題的地方拿出來請教老師,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這種心理關態,這種心理狀態會使課堂效率大提高。
還有些學生爭分奪秒:下橡棋、看武俠小說、講足球、講歌星、講電視等。上課鈴響了,雖然走進教室但是興奮的心態仍未拋開,等自己心奮拋開時老師馬上下課了。
上課前的心理準備還是很重要的,好的態度是:以好的心態及喜悅的心情去等待老師來上課。
2、生理上的準備
其實學習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腦力勞動,人的大腦是唯 一能夠進行學習和思維的器官,要保持好清醒的大腦才能使課堂中維持一種興備的狀態,就每天必須有充足的睡眠及充足的休息,因為睡眠可以給大腦最大限度的恢復,同時,還必須為每天的腦力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供應。
很多學生是因為學校老師布置太多的作業、有的是因為貪玩不抓緊時間、有的是自己不知道利用時間,做事磨磨蹭蹭的等原因導致睡覺不按時,第二天大腦是一種半抑制的疲勞的狀態,學習的效果自然不高。
有些學生因早上時間不夠,不吃早餐,一個上午是饑餓的關態坐在教室,有些人還養成不吃早餐有習慣,雖然自己感覺不到饑餓,但長時間沒有能量補充,大腦也無法進入興奮的狀態。特別是上午第四節課的時,經常會因不吃早餐分心,聽課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如何去理解和思考問題昵?
因此,要想提高學心效果,必須得做好心理準備。
3、物質上的準備
上課前的物質準備一般是上課的各種工具,如:課本、書、筆、及其它必備文具等。連課堂上的草稿本也要準備好,因為現在的老師都是用一些小黑板或投影儀迅速的展示出習題,如果沒有做好準備這時候才知道找學習用具,手忙腳亂的去找;有的同學甚至沒有草稿本,等他找到時人家都已經訓練完了。同時因為找東西的過程中中斷了上課的思路,上課的效果自然會不高。
所以每個學生課前的物質準備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