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家庭作業完成后,老師只看是否對錯,而完成作業所花的時間多少卻很少有人問過,如果在完成作業時,不對自己提出效率上的要求,做作業時間長,很多錯誤又多,那么,在考試定時、獨立完成的時候,就很難達到優異的成績。
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還是要靠平時的功夫才行的,因此,學生在做作業時必須嚴格的對自己提出兩點要求
1、爭取一遍做對
在做作業時,要求自己一次就做對,這要自己在做作業前做好充分準備,審題無誤差,在思維、遠算和表達的過程中準確無誤。
很多學生老是說,這些題我知道怎么做的,怎么考 試的時候就是錯了呢?原來問題出在哪里呢?運算錯誤率很高有兩點:一是輕視運算,覺得好簡單,懶于動手;二是做題的獨立性,依賴性好強,常見的現象是互相對答數或是運算時使用計算器。
很多學生做作業時,馬馬虎慮,急急忙忙算出答數,大家相互對答案,對上了就算就過去了,不對再查找原因。由于開始做題時腦袋中就想到,做得對不對等下大家對答案就知道了,這樣做題就對自己要求降低了,長時間下去,就形成了一種依賴思想了,對自己做的沒把握,沒信心。
還有一些學生,做題時準確率非常高,但是靠計算器算出來的,在考試時一旦離開了計算器,連基本的運算都不會了,感到很困難。其實道理很簡單,計算器在運算過程中代替了學生常見的運算過程,長時間不進得運算實踐,慢慢就退化了。
如果學生在做題時,運算過程使用計算器,運算結果與同學對答案,這樣做題到時肯定離不開計算器,離不開同學,一旦進入考試既不能計算器,又不能與同學對答案,誰來幫你對數,誰來幫你計算呢?
所以在考 試時要自己完成習題,因此這種依懶的學習態度,考 試時付出的代價是計算錯誤。所以一定要做到題要靠自己運算,檢查核對,這樣才能達到準確率才會越來越高。
2、做題速度加快
學習不但是要講究效率,又要講究質量。
要使自己解題能力速度加快要講究兩點:一是要鉆研知識,二是要靠平時的刻苦練習。
現在好多學生做作業只滿足于老師的規定,在哪個時間里我能把作業交出來,從沒去考慮到我完成了花了多長時間呢。所以在完成作業時應計算一下花了多少時間,并比較一下,如果差距很大的話,要分析一下原因在哪里,是知識沒掌握好還是解題的方法不合理,等等一些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及時改進,直到效率及質量同步時,才能超過班上成績優異的同學。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做到一遍做對,速度又快的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