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想提高成績,首先要學會適應每一個老師。每一個老師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教學習慣,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明白每個老師的講課特點,這樣才能在聽課的時候,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老師是沒有選擇什么樣的學生來教的,也 不能憑借老師的個人意志去決定。但是作為一個學生,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老師,極可能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如果我們不及時采取措施的話,其他的學科也會受到影響。
下面,我們談一下如何適應不同的老師。首先談一下適應啟發型的老師,啟發型的老師,他們上課的時候自己講得少,更不會詳細地講解每一個細節問題,而是自己在深層次地研究透教材后,再設計幾個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在學生思考后,當學生之間有了統一的認識,并且基本符合標準答案。老師便不再重復,給同學表揚和鼓勵;如果沒有統一的認識,老師也不輕易下結論,常常引導學生再進一步去搜集資料。例如這一類的理科教師,在上實驗課時,并不把實驗的結論先告訴學生,只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驗,在試驗中由學生自己發現結論。這類老師講課,老師講的少,可能個別學生會誤以為老師不負責任。所以,對于這一類的老師,學生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不要以為講的多的老師便是負責任的老師。
第二類老師是善于提問的老師。一般地,這類老師提問會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按照座位表上的名字依次點名回答,另一種是搞突擊,點到誰就是誰,對于回答不上的同學,老師會微笑點頭讓學生做下,有的老師也會批評學生幾句。這樣很多學生怕丟面子,他們會認為這樣會導致老師看不起自己,往往不舉手發言,甚至導致老師的眼光。如果一個學生,有了這種心理,往往導致聽課效率的下降。
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點名回答,是提高學習成績組有效的途徑之一。老師往往是選擇較具有價值和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提問,這樣可以起到加深學生的理解。所以,要適應這一類的老師,學生要學會主動發言,不要逃避老師的提問,主動配合老師的教學。
第三種是口若懸河的老師。前者講課的內容,只要看著教科書就一目了然,于是有的學生就會評價老師是照本宣科,學生對老師講課就沒有那么有熱情,另外一種老師講課,由于教科書看不到,學生忙于做筆記,生怕知識點有所遺漏,為了防止學生上課迷迷糊糊,老師會提前學生對教材進行預習,搞清楚哪些地方不懂,哪些地方懂的。
最后一種老師是一開始講課還可以,然后講了不多久的話,就會偏離主題,越跑越遠了,聽這樣的老師講課,學生往往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因為老師在講某些東西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感點興趣,甚至引起學生發笑。所以,遇到這樣的老師,學生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為了適應這一類的老師的話,學生最好是要提前預習,弄清老師講課的知識點,然后帶著疑問去聽課,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