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呢?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很重要,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建立起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展,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道德發展,也影響到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展。如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
人的這些能力是在童年時代奠定基礎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的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父母是用溫和的態度鼓勵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還是限制孩子的交往。父母有意識讓孩子在某種環境受到挫折、得到鍛煉,還是把孩子保護起來,害怕孩子受到挫折,當孩子受到挫折是幫助、鼓勵孩子,還是諷刺、嘲笑、忽視孩子,甚至讓孩子在挫折面漆那逃避。
我們在對待孩子,永遠要用心,要細心,有耐心。任何時候,溫和的鼓勵,贊美遠遠比斥責和諷刺來得有效果得多。
只有在父母溫和的態度下,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才能建立起較好的自我
評價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地發展孩子的自主能力、獨立能力和其他深灰能力,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要永遠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當發現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溫和的態度對孩子講清問題的后果,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然也可以用溫和的語氣進行適當的批評。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建議我們的父母要控制情緒,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當孩子犯錯誤或做錯一些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間的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進行訓斥和粗暴的打罵。我們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沖突是,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要給與支持,如果錯誤的,父母應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用溫和的態度和孩子分析,切記不要一味得否定孩子的意見,不然會使孩子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要學會冷處理,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