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能永遠地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遲早是要獨立生活的,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看看我們周圍的“啃老族”,我們就能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獨立生活能力是多么差,他們不能獨立生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財務不能獨立,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于財務上依懶父母,沒有獨立賺錢的意識和獨立理財的能力。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從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主要是指財務獨立)意識,難么孩子在成年后,就絕不會懶在家里吃父母。很多家長對孩子缺乏理財教育,感到無從著手,其實這并不難。家長教孩子從小學會理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及早教孩子認識錢和錢的作用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當著孩子的面說錢,認為那樣會使孩子變庸俗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沒有人能否人金錢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用的東西。受到認知能力的影響,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對于“財”的認識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爸爸媽媽在平日的生活中,可以隨機地讓孩子了解如下一些關于“財”的概念:兩歲:開始接觸錢,知道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流通物。三歲:開始辨認硬幣和紙幣。四歲:知道貨幣單位是元、角、分,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因此必須做出選擇。五歲:知道不同貨幣可以購買不同量地物品,以及錢是怎么來的。時代變了,許多事情都會跟著變,在今天的父母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概和 “理財“、”“消費”,還有所謂的“財商”等等詞匯距離遙遠,可如今不同了,經濟發展了,家教觀念更新了,孩子們手中有錢了,要學著認識錢了!要想讓孩子更形象地認識錢的作用,不妨像紅紅的媽媽這樣做:媽媽經常對紅紅說:“要想買好玩具,要想穿漂亮的衣服,你就必須有錢。”等紅紅大一點了,媽媽就跟他說:“要想住大房子,要想開好汽車,你就必須有錢。”等紅紅上小學時媽媽,就對她說:“要想當個有錢人,你現在必須讀好書。”媽媽還經常帶紅紅去有錢的朋友家玩,讓別墅和豪車直接對她產生視覺上餓刺激,讓她心生羨慕。這樣紅紅就明白,要賺到錢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天上是不會掉餅的。像紅紅媽媽這樣,不但讓紅提早認識了金錢的作用,也對孩子以后的金錢觀念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