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尊嚴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埋藏的也很深,它是制約新型的師生關系發展的最大障礙。在封建社會里,為師之道,尊嚴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是知識與真理的化身,學生對教師俯首聽命是天經地義、無可非議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但實際并非如此,在師生關系方面,由于師道尊嚴的長期影響,再加之“應試教育”的推波助瀾,導致一部分師生關系仍比較緊張,一些學生的人格仍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新型的師生關系還很難實現。隨著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推行,會使人們日益意識到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劣根性,也會日益認識到未來的為師之道應該是“關愛為本,友情至上,共同發展”。這種認識和觀念,必將成為我們構筑新時代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基礎。教師應微笑的,學生也應是微笑的。如是“微笑教育”、“快樂教育”將黨駐于具有新型師生關系的學校里,師生共同澆灌的“樂教樂學”之花,必盛開于教育的百花園中。剛畢業時,由于自己的思想不夠開放,認為只有讓學生對自己敬畏就可以了,所以平時在對待學生時,總是威嚴有加,不舍得給學生一絲笑容,使課堂上氣氛沉悶,效果也不理想。
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有的教師愿意尊重自己心目中的優秀生,而不大樂意尊重所謂的差生,似乎優秀生才有尊嚴與自尊心,應當得到愛護與尊重,而那些所謂的差生則無尊嚴與自尊心可言。事實上,無論優秀生還是后進生,無論考試成績理想或不理想,無論沒過失還是有過失,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一定的尊嚴和自尊心,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必須一律予以理解、愛護和尊重。網上不時爆出某地教師怎樣懲罰學生,造成對學生身心的傷害不說,還使自己臭名遠揚,也給社會帶給困惑:當今的教育怎么了?教師變成什么樣了?這個問題不能不令人沉思!
教師對待后進生的態度,是師生關系優劣的一個顯著標志。在學校教育中,正確對待后進生,做好教育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意義深遠,十分重要,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般來說,應首先從多給后進生“一點愛”入手,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轉化的效果。
多一點理解的尊重。后進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學業或思想品德等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因為后進,他們往往有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師的理解與尊重,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多一點信任和支持。有的后進生在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差,缺點、毛病比較多。他們經常聽到的是批評,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眼光。教育轉化他們,老師首先要信任他們,使他們有發揮特長的場所,有發表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同時,也應從多方面給予他們幫助和扶持,在引導上下功夫,會使后進生有所轉變的。
多一點表揚和鼓勵。一般說來,學生都喜歡被老師表揚,都十分重視老師的表揚,后進生也是如此。如果老師能認真挖掘他們潛在的閃光點,并注意及時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就會使他們感到老師是公平的、親切的,有助于使后進生全面認識和估價自己,從而增強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
多一點溫暖和體貼。教師眼里無親疏、無差生,平等對待一切學生。尤其,對后進生不能因為他們缺點多就冷淡、疏遠他們,要抱著一顆愛心去親近他們,多給他們一點溫暖和體貼。要從思想政治、學習、生活等方面真心實意地去關心愛護他們,發現他們的長處和短處,使其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聰明才智,進而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體貼和關懷,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其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在新形勢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是一個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作為教師也應與時俱進,及時轉變觀念,改善師生關系,讓我們和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也讓我們的教育健康發展,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