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常委稱高考應允許考生選考外語或古漢語 直言教育部不懂教育
全國兩會從來就不缺“奇思妙想”,這不,全國政協常委、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就向兩會提交了一份關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語的提案,并且已經爭取到30個委員的簽名支持。
“高考應徹底放開,考外語也可以,考古漢語也可以,鼓勵學生自由選擇,人才培養多元化才符合人性的發展、符合社會的發展。”4日,全國政協常委、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表示,今年他第三次向兩會提交有關放開英語考試、不搞“英語一刀切”的提案,現在這個提案已經爭取到了30個委員簽名支持。
“我們的教育制度不能網開一面讓這些偏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嗎?非得去一刀切?我認為在人才培養這一點上,教育部不懂教育。”在今年的提案中,王新陸建議,有關單位應從國家發展需要、從人才的才能、興趣等方面出發,研究制定有關制度和培養戰略,不搞“英語一刀切”,允許考生根據情況自行選擇外語或古漢語考試,賦予兩者同等地位。
這份提案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有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稱:現在的小學生連拼音都搞不清楚,再加上英語的攪和就更亂了!反對學英語!
人大常委朱永新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稱高考可以只考兩門
早在多年前,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就提出高中階段應該取消文理分科,當時曾一度遭到質疑。而前不久,“取消文理分科”被正式列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朱永新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自從朱永新公開支持文理分科后,網上“罵聲一片”。朱永新總結網上反對的理由,主要是認為中學生的壓力現狀不允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現在文科、理科分別考6門,如果取消豈不是要考9門,那學生的壓力不是更大了?
對于網上的質疑,朱永新反問道:“有誰規定取消文理分科后高考就得從6門增加到9門?為什么就不可能縮減到三門,甚至兩門呢?像美國的SAT考試不就只考兩門嗎?”他建議切實減輕高考負擔,今后可以變一次考試為幾次考試,把幾次的成績綜合起來考慮。
對此,網友的意見比較分歧。有人反對文理分科,認為學生被培養成了瘸子;有的認為中國的教育,文理分不分科無所謂;還有的別出心裁,建議辦個文理不分科的學校:誰愛上去上唄,出來的人誰愛要誰要唄,留些文理分科的也好做個對比啊。怎么能一棒子打死呢?
人大代表建議大學恢復5年制 第一年搞軍訓
“我建議大學教育恢復5年制,高職由現在的兩年制改為三年制,第一年搞軍訓。”3月7日下午的上海團全國人大代表小組討論會上,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龔學平語驚四座。
龔學平代表認為,大學生第一年搞軍訓起碼有三個好處,首先軍訓是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一個好的平臺,是素質教育最好的場所,美國、新加坡都是這樣搞的,別人能搞的,我們為什么不能搞。其次,有利于現代化國防的建設,今天是現代化的戰爭,科技含量很高的戰爭,如果沒有大量高中以上知識水平的士兵,打起仗來是要吃大虧的。最后,5年制可以緩和一年就業。
此論一出,舉國嘩然。網友中更是爆發了激烈的爭論。而反對的聲音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大學增加一年,家長的負擔相應增加,而現在老百姓已經對孩子上學不堪重負了;拖延一年就業,仍解決不了大學生就業難題。支持者則認為現在的孩子應該吃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