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交往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付出。有的同學在交往中,往往付出很多,可換來的結果卻事與愿違,但當朋友慢慢疏遠自己時,會覺得這些付出都是不值得時,會認為朋友不夠意思,太傻。其實這個時候并不是朋友要背叛我們,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社會交換原則,人們總是希望得到的不是付出的,如果付出和得到關系處于一種平衡,人們總會知恩圖報的。如果你付出太多,使人覺得無法回報或者沒有機會回報時,就會被一種愧疚感所籠罩,從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大家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主動交往,千萬不要自卑退縮。即使是生活在集體中最孤僻的人,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渴望與人交往。他們不會主動去交往往往是因為以前在感情上受過挫折,現在不敢貿然與人交往,或者是某些原因非常自卑,害怕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只好把自己鎖定在一個小角落里,獨自忍受痛苦的折磨。人不能主動交往,主要是再交往的過程中缺乏自信。所以首先在交往的時候,要樹立自信心,應當不為一時的挫折而失去自己的信任,并且找到自己的優點,給自己恰如其分的評價。任何人都不能期待著友誼找上門來,不管任何事情你不去爭取,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友誼也是如此。
我們要學會善意地欣賞別人,有的同學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們找不到交往的人,他們會覺得這些人或者庸俗或者虛偽,進而孤芳自賞,認為沒有人成為自己的知己。他們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不能客觀地思考并分析問題,從而陷入孤獨的境地。其實更多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更需要互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