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還自己與我們保持獨立,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因為早晚有一天,孩子會離開父母的懷抱,自己獨當一面。我們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伸,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與我們家長有著不同性情、不同品格、不同情感、不同夢想的人。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呢?首先要讓孩子做他自己做的事情,讓孩子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困擾,讓孩子在挫折和困難中成長。如果孩子在小時候,什么都聽我們的,那么又怎能從錯誤和失敗中成長起來呢?
比如孩子的鞋帶掉了,我們要讓孩子主動彎腰去系,而不是家長去代替孩子系鞋帶,雖然這個舉動和微小,但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感。當一個人依賴另一個人的時候,是不利于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的。
也許我們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對父母的依賴感。當一個人處在依賴別人的境地,隨之而來的,除了有點感謝之外,更多的感覺是沒有能力,沒有價值感,怨恨,挫折和生氣。這個無奈的事實告訴我們,因為他們年輕沒有經驗,太多的事情需要家長告訴他們怎么去做。
怎樣才能將孩子的依賴感降到最低呢?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呢?我們要鼓勵孩子自立的機會每天都有,我在這里提供六個小技巧,讓孩子靠自己成長,而不是更多地依賴父母。
1. 讓孩子尊重自己的努力。
2. 讓孩子自己對自己的事情做出一定的選擇。
3. 不要讓孩子總是問太多的問題。
4. 別急著告訴孩子答案,讓孩子自己想。
5. 別毀掉孩子的希望和自信心。
6. 鼓勵孩子在困難時善于利于外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