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
他們挺時尚我們沒代溝
由于和學生年齡差距不大,“80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呈現出一種新狀態。調研發現,“80后”教師的講課方式大都活潑、新穎,和學生除了師生關系外似乎更像朋友,但經驗不足、自我意識強,處理問題容易情緒化。
日前,記者在本市各區多所幼兒園和中小學采訪了解到,在很多幼兒園,“80后”教師已超過半數,擔任中小學生班主任的教師中,“80后”約占1/3。隨著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要求和期待大幅提高,個性鮮明的“80后”到底能不能當好教師呢?
“他們挺酷,上課拎著筆記本(電腦),板書有點兒亂,有時直接用POWERPOINT。他們挺牛,邊教學邊科研,申請課題出本書很平常……”這是一段在學生中流傳的對“80后”老師的評價。日前,記者在幾所中小學隨機問卷調查發現,七成中小學生表示更喜歡“80后”教師。在師生交流方面,學生認為“我們有共同語言”“他們有活力、挺時尚”“沒架子,能一起談論興趣、愛好”等。
受訪學生普遍認為,“80后”教師新穎的教學也讓他們學習興趣更高。一名初中女生告訴記者,以前自己很怕進辦公室,但現在的班主任就像大姐姐,她可以毫無顧忌地和老師聊時尚話題、訴說心事,一點也不拘束。
家長
更看重教師教學經驗豐富
與學生不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八成家長更傾向于選擇年長教師,除了部分家長認為“無所謂”之外,只有不足一成的家長認可“80后”教師。家長們表示,雖然不能以年齡大小評判教師教書的能力,但他們更看重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有責任心”等因素,因此更信任年長教師。
一位初二男生的母親表示,兒子的班主任是個剛畢業兩年的“80后”,在班里缺乏威信。“他站在學生堆里,自己就像個孩子,學生一點也不怕他。”
校長
不缺奉獻精神但有點自我
學歷普遍較高,教學理念和手段更加先進,學習能力也更強,但有時過于自我,心理較脆弱……這是校長們對“80后”教師的普遍評價。
河北區昆緯路第一小學副校長說:“這群青年教師很熱情,并不缺乏愛心和奉獻精神。”受訪的另外幾位校長也表示,“80后”教師對學生的愛并不比前輩差,有的年輕教師主動幫家里困難的學生購置生活用品。
此外,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很多青年教師都二話沒說,500元、1000元地捐錢。但也有校長指出,“80后”教師確實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缺點,比如有時自信過頭,不夠虛心;有時過于自我,不能顧全大局;缺乏自我批評精神;不善于和家長溝通等。
教育部門
應幫助“80后”教師成長
南開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負責人表示,雖然“80后”這批年輕老師在工作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但他們接受力強、可塑性大的優勢也非常明顯,目前如何幫助這批優秀的年輕人成長,才是學校和社會迫切要做的。
如今在南開區,凡對新招聘的教師,一經確定錄用就專門進行崗前實習。各校根據實際,請有經驗懂管理的專業人員做指導教師,引領新教師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同時制定“教師專業發展三年規劃”,明確個人成長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
從“強化三個目標”入手,即培養青年教師良好的基礎性素養、專業性素養和教育習慣素養,狠抓崗前期、見習期、成長期、發展期四個環節,做好崗前培訓、入職培訓、成長引導,使青年教師盡快成才、脫穎而出。
除了落實教育教學中應遵守的常規要求外,還應在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方面下工夫。為此,南開區建立了多項制度,包括“讀書學習制度”“師徒合同制度”“聽課制度”“見習班主任制度”等。對于處于成長期和發展期的青年教師,學校將指導他們明確個人成長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 定期檢查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的進展落實情況,針對實際水平進行教育計劃制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思路引領把關等針對性研究,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水平,建立幫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