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一些家長和學校把素質看成才藝,進而,才藝的“應試教育”成了當前中小學生負擔的另一種來源。素質教育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完善社會認知,適應社會交往,掌握在社會中生產和生活必需的技能,才是素質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值得反思。一些家長和學校把素質看成才藝,把素質教育更多地當成了才藝教育,于是參加才藝培訓班、藝術考級成了部分孩子重要的生活內容,快樂童年沉沒在沉重的練琴學畫中;進而,才藝的“應試教育”成了當前中小學生負擔的另一種來源,影響到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最近上海某高校宿舍的火災事故敲響了警鐘:安全防范、避險逃生等等安全教育課程,萬萬忽視不得,它們理當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必備課程。 過度才藝教育影響綜合素質 教育的本質是使人社會化,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把生物狀態的人附著上社會屬性,使其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從事社會生產、參與社會交往、融入社會生活。素質教育是為了人、重視人、以人為本的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把握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組織的關系,建構并適應社會倫理規范體系,完善社會認知,適應社會交往,維護和發展良好的心理狀態,掌握在社會中生產和生活必需的技能,正是素質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當然,才藝發展是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只有把才藝教育融合到人的素質發展中,才具有最大的意義。素質教育需要重視才藝教育,才藝教育卻絕不能等同于素質教育。過度的才藝教育會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會加重學生負擔,與素質教育的宗旨和要求是背離的。我們反對過度專注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樣應當反對過度重視才藝教育而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忽視學生的全面進步。 過度的才藝教育與過度的知識教育一樣具有危害性,雖然掌握才藝與掌握知識一樣,本身沒有什么不好,但學生的時間與精力是一定的,教育必須面對“學習什么最有價值”的選擇。過度的才藝教育必然犧牲學生其他素質的發展,影響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我們以往反對片面重視學業成績的“應試教育”,今天同樣應當警惕片面重視才藝的另類“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學業成績是為了升學,現在片面追求才藝的行為同樣有升學的動機。 只有先“成人”才可能“成才” 個人要在當今社會中發展,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思想與品質、價值觀念、對待世界的態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更多地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都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藝教育能豐富人的內心世界,陶冶人的情操,能提升個人品位,甚至有研究認為有利于智力開發,但它不能代替對人的品質意志、思維模式、知識能力的訓練培養。 時下出現“才藝應試教育”,仍然是教育的功利性在起作用。一些地方為推動素質教育,相繼出臺了一些將藝術、體育成績與升學掛鉤的政策,助長了為應試而重視才藝的傾向。當然,多數家庭重視才藝教育,考慮到了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但也有些家庭就是沖著升學時的加分,覺得這是讀名校的一條“捷徑”。一些學校用才藝教育代替素質教育,一方面因為才藝教育的“顯示度”比較高,另一方面也視其為提升升學率的“突破口”,更多不是從學生發展出發,而是從學校的利益出發。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轉變育人模式,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改革評價制度。一個人只有先“成人”才可能“成才”并最終走向成功,即使有了某些方面的“才”,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意志情感,仍然難以成功。我國基礎教育從過度重視科學教育,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重視文理協調發展,從重視學科知識、忽視實踐和動手能力,到今天重視綜合實踐活動、重視才藝教育,每一步都是素質教育育人模式的進步。今天我們必須認識到,才藝教育是素質教育整體育人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過分突出育人模式中的某些部分,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必須把才藝教育納入整個素質教育的體系中,糾正“才藝應試”的傾向。同時,社會必須正確看待才藝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才藝教育應當回歸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初衷。過分炒作才藝,用功利的眼光看待才藝,勢必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造成另一種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