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就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其實并不是的,要知道,家長和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把孩子的成長歷程比喻成一條不知盡頭的路,那么家長們就是幫助孩子們在這一路上披荊斬棘,從而到達終點的人。那么對于我們開頭所言:誰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呢?家長們是否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呢?可能大部分家長都不曾真正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會理所當然地覺得既然是自己的孩子,那么自己自然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了。
首先從家長們的角度出發,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有著怎樣的期待呢?大部分人或許給出的答案可能都是:希望孩子優秀,希望孩子比別人更優秀,希望孩子的一生幸福美滿。所以家長們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諸多要求,這其實沒有錯,只是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和幫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層更上一層,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是具備有個人思考力的個體,所以也就具備有對自己人生做決策的權力。
然后我們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家長是否清楚呢?就像是很多時候,孩子想玩耍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習,而不是用正確的言語與孩子溝通讓孩子進行學習,那么就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同時,就像是一餐飯,有兩個菜,一個是孩子喜歡吃的糖醋排骨,一個是孩子不喜歡吃的西蘭花,家長們可能會想營養均衡而讓孩子一定要吃西蘭花,而這只會加重孩子對于西蘭花的抗拒感,其實還可以通過其他和西蘭花具備有相同營養價值的食物來幫助孩子補充身體營養。
家長們有時可能會想為孩子尋找深圳家教老師,這其實也是一樣的。學習對于孩子們來說,任務是日漸繁重的,所以壓力日漸增大,會讓孩子們更加抗拒學習。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們想要為孩子們尋找深圳家教老師來幫助孩子正確地學習,但這在孩子看來可能是學習的加重,那么家長們就應該和孩子進行交心的溝通,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為了幫助他而不是為了讓他的負擔更重。
所以,學會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在大部分時候都能夠解決許多的問題。如果家長們感覺自己與孩子的相處出了問題,不妨先思考自己是否有哪里做的不太合適,是否需要和孩子進行言語溝通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