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的教育,始終是家長們內心的一大要事。因為對于孩子們的成長而言,在成長這條路上,孩子們有兩大重要任務:一是學習,二是培養身心健康。而對于孩子而言,在成長的階段中只會不停地接觸新事物,同時認識和了解新事物。但是對于這個過程而言,孩子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太了解這些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新事物,所以,為了孩子們能夠對于這些新事物有正確地理解和對待態度,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就顯得異常重要了。所以對于孩子教育是家長們在生活中的一大要事。那么前面我們也已經陸續發布過一部分文章,關于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中,所需要注意的重點以及陪伴孩子成長值得關注的點,所以今天也想在這里和家長們進一步討論一下:關于孩子的教育,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理清我們做好孩子教育的目的所在。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家長們所容易忽略的。我們常會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那么這個好,家長們是否有認真地去思考過到底是一份什么樣的好呢?之所以說這很重要,是因為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了目的,我們才能從目的反推回來,清楚自己應該給予孩子一份什么樣的教育。
所以我們現在來說說教育好孩子的目的所在。因為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并不能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所以許多時候我們都更需要孩子自己獨自去面對事情,那么對于這一場面,我們的家長們一定時更希望孩子的未來生活幸福美滿,同時遇事不慌不忙、圓滿解決,但是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孩子具備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孩子具有堅韌良好的脾性。前者主要通過孩子的學習,當然也不可缺少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所產生的影響,而后者則主要依靠于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脾性。
這里就已經說明了我們想教育好孩子的目的所在,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關于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了。
我們通過查詢資料,同時結合一些良好的例子,分析并總結出了以下這幾條好的方法:
第一,家長們要以身作則。有個成語叫有樣學樣,而對于孩子而言,其實常常在生活中對于一些事物的接觸和了解就是遵循有樣學樣的原則。因為孩子們對于新事物并沒有什么認知,所以通常都會潛意識跟隨大人們的做法來做。所以通常家長們的做法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就比如,家長們愛讀書,那么也會帶給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第二,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指的不僅僅是生活環境,還應該包括學習環境。我們所說的好,其實并不是指物質條件上的好,而是氣氛上的好。因為環境對于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給予孩子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那么孩子對于外界事物的愛心也會更多;同樣的,給予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就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集中,而不是想著吵的環境更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其實是沒有道理的,不僅不利于孩子的學習,還不利于孩子的性格發展。
第三,學會和孩子做朋友。這里最主要的是體現在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上,尤其是我們在孩子做錯事時的批評方式,我們一定要注重了解事情真相,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同時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上我們更多地要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而不是一開口就嚴厲批評孩子,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不說,還不利于解決問題。
第四,擴展孩子的視野。這一步包括但不限于這幾個方面:帶孩子看更多的世界,多讓孩子接觸家庭以外的人、事、物。這一點其實也非常簡單,并不是要求家長們要帶孩子常去出國旅行,如果時間和物質條件允許也是可以的。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好的風景其實身邊一直都有,我們要多帶孩子去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了解中國廣袤的土地和淳樸的風土人情。
第五,鼓勵孩子運動。身體健康永遠是革命的第一本錢,所以無論何時,對于孩子的健康狀況,都是我們所不能懈怠的事情,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合適且盡可能多地鼓勵孩子做一些能力范圍內的運動,鍛煉身體以達到更好地增強孩子自身免疫力的目的。
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急著來,我們要學會更好的利用時間,利用一切好的與不好的條件,努力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僅學習好,也能夠做到身心健康的孩子,從長遠考慮,而不是只有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