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不少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初期教育時所困惑的問題,對待孩子的學習,孩子在學校時的學習任務,以及孩子下了課后老師給孩子布置的回家后完成的任務是否足以支撐孩子對于知識的學習深度呢?而許多家長們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常常會做出一個普遍存在的選擇——給孩子布置更多的課外任務,以此讓孩子可以做到對于知識更好更深入更熟練地掌握。所以今天,針對這個許多家長們都疑惑的問題,我們也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們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在孩子下了課回家后,完成學校老師布置任務之外再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呢?
第一步,我們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問題里的一個關鍵詞——“額外”。什么算是額外的任務呢?這一點我們的家長們一定要清楚,不僅僅自己要清楚,在自己清楚的前提下還要讓孩子清楚這一點的答案所在。我們來舉個例子:預習和復習。這個算不算是額外的學習任務呢?我們調查后發現,部分家長們認為這是額外的學習任務,而部分家長則認為不是額外的,后者所占比例更高。而對于孩子們而言,大部分的孩子都認為這是額外的學習任務。
現在我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預習和復習,一定不是孩子的額外學習任務,而是孩子學習過程中最為基礎的學習任務。
那么為什么我們要弄清楚一件事到底是不是“額外”的學習任務呢?這里其實就非常重要了。因為我們都清楚,對于許多孩子而言,學習并不是一件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也就意味著不是自己所想去做的事情,而孩子會覺得自己之所以要學習,是因為家長們要自己學習,這個觀念其實是非常不好的,但這確實也是當下許多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我們不僅僅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孩子改正這種想法,我們還要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不去加重孩子的這種想法。而當孩子意識到家長們給自己布置額外任務時,其實就會覺得自己的空閑時間被占領了,自己的樂趣可能也被剝奪了,所以我們要在這個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去做到幫助孩子判別那些任務到底是不是額外的任務。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且先拋開今天的主題,我們一定是要先完成孩子自身所有的任務,才可以去考慮是否要布置額外的任務,所以理清一件事情對于孩子而言是不是額外的任務時非常重要的。
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接下來才可以開始正式地討論今天問題的答案。我們認為答案應該是——可以但不是必要,是否需要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應該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來制定。
之所以說可以但不是必要,是因為對于部分孩子而言,本身學校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已經足夠沉重,可能自身要完成這些學習任務都非常吃力,而如果此時家長們再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那么無異于是給孩子增添了過多的壓力。
所以從孩子的自身狀況來分析,我們要真正分析孩子當前每天的學習任務多或少,不能夠僅僅從孩子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時間去看,而應該是分析孩子所需要完成任務的難度以及孩子完成這些任務對應的時間,是否符合于孩子當前的能力體現。
如果孩子當前的學習任務對于孩子而言,是孩子自身能力所能夠較為快速地完成,但是孩子卻花費了過多的時間,那么就證明孩子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有些過于效率低下,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學習任務,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花費足夠的時間來幫助孩子糾正學習中那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后再來考慮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
而對于孩子完成老師所布置學習任務常常要花費許多時間,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對于孩子當前的自身能力而言,這些學習任務確實是比較沉重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就應該考慮如何為孩子減輕這份壓力,而不是再去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增添壓力了。給孩子減輕壓力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考慮讓孩子學會做計劃,也可以考慮給孩子請一個深圳一對一家教老師,讓所請的深圳一對一家教老師來輔導孩子完成一些難度較大較難完成的學習任務。
所以目前對于家長們而言,是否要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總結起來就是: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去看,還要根據老師們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去看,是否適合于孩子的學習,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去決定是否給孩子布置額外的學習任務。因為對于孩子們而言,學習一定不是孩子們人生中的唯一一件重要的事情,健康成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