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一學生,很榮幸能夠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對于廣深家教網,其實我已經是比較熟悉的了,因為從我上初中開始,媽媽就經常會為我請家教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解除了非常多的家教機構和培訓機構,大大小小的培訓班我也參加過不少,后來媽媽覺得還是為我請一位深圳家教老師來為我單獨輔導會更好一些,而在眾多家教機構中,之所以我和我的媽媽更青睞于廣深家教網,也是因為在廣深家教網我們能夠感受到更為真誠的服務以及深厚的實力。
其實對于以前的我而言,我認為各個家教機構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差別,都是從教育出發,然后學員和家長上門,和家教機構說出自己的需求,然后就由家教機構的工作人員根據我們所提出的需求去尋找相對應符合條件的家教老師來為我提供家教輔導。雖然大致的思路是一樣的,但是不可否認,在這個思路的實際發生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定的行為區別。而這個區別,其實就在于細節是否令人滿意。
廣深家教網在我和媽媽眼中,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工作人員們都太“啰嗦”了。關于“啰嗦”這個問題,其實在第一次通過電話咨詢廣深家教網時,我就大有體會。類似以前,我們所遇到的家教機構,雖然也會一直不停地問我們請家教輔導的需求和意向,但是明顯在情緒的傾向上還是更為偏向于推銷機構課程和家教輔導等。但是廣深家教網則不大相同,雖然也很“啰嗦”,甚至比起其他的家教機構更為熱情,但是我在這其中能感受到更多的卻并不是對于業務的推銷,而是對我學習情況的詳細了解。
雖然我和媽媽當時打電話咨詢的初衷只是想通過電話大概了解一下,并且我們也知道通過電話的方式其實并不能了解很多,但是當時那一通電話,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機構的責任心明顯是很強的。因為和我們電話溝通的老師,雖然這是在電話中,對于溝通的信息和真實度都會有非常大的限制,但是老師還是一直很耐心地和我們了解各項信息。
而最大的區別在于,廣深家教網的老師在詢問我們時,并不會只單純地問一問:“您的孩子目前學習狀況如何?您希望為孩子請一位什么樣的家教老師?”我記得最為印象深刻的是,當時與我們溝通的老師,在開始時,就詢問了我媽媽一個問題:“您覺得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態如何?”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問題,那么我為什么還會覺得這位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問得詳細呢?其實是因為這時候這位老師在聽完了媽媽的回答后,又對我媽媽說:“孩子在不在您旁邊呢?方便一起過來溝通一下嗎?”隨后媽媽就接受并叫了我過去,然后老師又開口問我:“我剛剛和你媽媽大概聊了一下你的學習,老師能夠聽出來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所以想和你聊一下你對于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是什么樣的看法呢?”
因為一般來說,在初次溝通且是通過電話的形式來溝通的情況下,好像更多家教機構的老師更傾向于和媽媽溝通,一般來說并不會過多詢問我的看法。但是從這里我能看得出來,廣深家教網的老師應該是為了能夠結合我自身和媽媽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綜合了解。而在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中,這位老師也提問了許多關于我學習上的細節,以及我和媽媽對于家教輔導老師的期望類型等等。所以通過這通電話,雖然廣深家教網的老師讓我感覺“很啰嗦”,但是出乎意外的是,我感覺到的是自己被尊重且被關心了,所以我很喜歡廣深家教網。
而對于后期的接觸,雖然也會出現有所請的家教輔導老師不太適合我的情況,其實我和媽媽是能夠理解的,因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此前也聽廣深家教網的老師們給我們說過一個詞——“教學契合度”,雖然會存在教學契合度不太高的老師和學生,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廣深家教網的老師們在前期的磨合過程中會認真地了解我的學習狀況和各項習慣,而通過磨合的過程,一般我們都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教學契合度”,而對于一些確實不太合適的情況,我和媽媽也會商量后及時地與家教輔導老師以及廣深家教網的工作老師溝通,并為我重新選配一位合適的家教輔導老師。
所以,廣深家教網對于我和媽媽而言,并不僅僅只是一個家教機構,而是我們真實的好朋友,不僅耐心而且足夠細心,所以我和媽媽愿意相信并選擇廣深家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