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因為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乃至未來發展都是重要的。而我們的教育往往更多時候是針對新的一代、年少的一代去談,因為對于一個社會的發展而行,新的一代永遠會是時代進步的主力軍。
所以我們的教育,往小的方面談,是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到影響,而往大的方面談,則是對于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影響。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教育都會是一個重要的話題,而我們所致力于研究和做好的事情,也正是教育。我們今天想來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談一談:教育方式里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寓教于樂。
其實好的教育方式千千萬,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許會從各種渠道,比如老師、家長朋友、網絡上等各種渠道去了解到各種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我們想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說:我們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一定不能夠直接全盤接收,我們一定要具備有自我的判斷力,思考——這個到底適不適合孩子?如果適合,我是否需要對它做一些改變再對孩子去采用這個方式,又或者如果不適合,我是否能夠對它做個改良以便能夠適用于孩子的教育。即使對于現在正在看我們這篇文章分享的內容也是一樣的。
而對于寓教于樂,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教育有趣化,不要太過乏味,以此加強孩子對于教育的吸收效果。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其實許多時候做不好,存在問題的普遍原因,可能正是在于我們很容易將教育任務化,那么這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呢?很簡單,我們來思考一下:對于孩子而言,孩子本身真的能夠理解成長對于自身的意義所在嗎?其實不行,不要說孩子,有時候就是成年人其實也不一定能夠很好理解成長之于自身的意義所在。所以當我們將教育任務化時,我們所帶給孩子的,就會是錯誤的認知,孩子會認為:這是我成長中的一個任務。但卻并不能夠很好地了解教育和成長之于自身的意義所在。
許多時候我們如果強行想讓孩子理解一件事情的意義,這其實是比較難的,那么我們可以怎么做呢?想讓孩子配合教育,其實不僅僅可以從讓孩子了解重要性入手,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比較難的,但我們可以從吸引孩子入手,讓孩子感興趣,認為做這件事情是有趣的,這其實也就是寓教于樂,這樣也同樣能夠促進教育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