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笑教育在課堂上是學生的期盼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體情緒的影響。在極其輕松自如的氛圍中,人的主動探索和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tài)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也就是說,只有當課堂充滿生動活潑的心理氣氛時,學生的精神才會飽滿,情緒才會高漲,興趣才會濃厚,思維才會活躍,接受能力才越強。學生取得了進步,教師的微笑是一種表揚;學生上課時答不出問題,教師的微笑是一種鼓勵;學生偶爾犯了錯,決心改正時,教師的微笑是一種信任;學生遇到了難題,愁眉不展時,教師的微笑是一種撫慰和鞭策。在一堂課中,如果教師把微笑交給了學生,微笑著面對全班同學,學生就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就易于接受知識,易于展開聯(lián)想、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等一系列邏輯思維活動,易于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如果一個教師周圍充滿一片死氣沉沉的氣氛,那么一切都將在這種氛圍中凋零、枯萎。許多學生學不好某門功課的原因是不喜歡教這門課的老師,他們對太嚴厲、太刻板以及講課不好的老師表示反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明其理。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沒有微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
微笑教育是教師最直觀、最生動的一種對學生施愛的方式,是學生最期盼的教學方式。
微笑教育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天可能遇到高興的事,也可能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以朋友的身份,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和熱情的語言與學生交談,縮短了師生間的差距,用真愛贏得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使教與學得到和諧共振,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微笑教育是教師角色轉變的需要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從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的傳授者、主宰者轉變?yōu)楹献髡摺⒋龠M者,微笑教育所體現(xiàn)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它所表現(xiàn)的教育藝術為教師角色的轉變提供了保障。
1. 變傳授者為合作者。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負責教,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負責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教學成了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yǎng)”活動。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合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共同發(fā)展。微笑教育為教師這一角色提供了和諧的課堂氛圍,提供了平等對話的平臺,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師生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
2. 變主宰者為促進者。
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的性質和教學結果的質量。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加開放的要求,教師必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微笑教育,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導者。引導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在學生迷路時,教師微笑引導他們怎么去辨明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引導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在學生畏懼時,教師用微笑喚起他們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們不斷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三、微笑教育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需要
轉變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的目標之一,是課程成敗的關鍵,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fā)展。微笑教育最大可能地創(chuàng)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中來的情景和氛圍。
1. 變被動性學習為自主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突出強調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習的責任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激發(fā)學生自主性學習。
良好的心里環(huán)境是學生自主參與的基礎。實施微笑教育,教師以微笑面對教學,用微笑鼓勵學生,構建以心對心、以情對情、真誠平等、寬松自由的心里環(huán)境,在賦有情感與樂趣的輕松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思維活躍,主動參與的興趣更濃。
尊重信任是學生自主參與的關鍵。微笑教育,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有自我調控和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是自主的,教師對學生的信心、愛心和耐心,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積極的行動參與。
2. 變接受式學習為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學習指的是仿照科學研究的過程來學習科學內容,從而在掌握科學內容的同時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能啟發(fā)和鍛煉學生的思維,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慧品質,為促使學生這一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要做到堅持充分聆聽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xiàn)象的了解,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探究的過程,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引導學生彼此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微笑教育要求教師具有謙虛和忍耐品質,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張開自己的耳朵,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贊賞他們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讓他們好學習、喜探究的天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樂于學習。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探究活動中,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對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這些都是學生積極投身和親歷探究實踐之后所獲得的,作為教師應該珍視,要用微笑和贊賞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從而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現(xiàn)。
新課程為我們的課堂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微笑教育就是我從教這些年來所找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使我們的課堂向更加高效、更加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微笑教育深受學生的歡迎和期盼,畢竟學生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我們教師角色轉變的需要,促使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