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這個社會,孩子是最需要我們家長有賞識的眼光是鼓勵的,有句俗話說得好,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也許,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希望期都很高,都有一套是非觀念,但是,在生活中不必急著一朝一夕就把他們完全灌輸給孩子。
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考,有時候讓孩子選擇行為的方向,是訓練他獨立判斷能力的好時機。如果家中的人一向是循規蹈矩的話,孩子的選擇與不會偏失到哪里去。要知道,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換一種心態,以欣賞的眼光激勵孩子,孩子們的變化就會令人驚喜。
首先,我們要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不管孩子說得對與否,父母不能一味否決孩子的想法,否則,由于否決而產生的挫折感往往會使孩子再也不肯繼續想下去,或者再也不肯發言和回答問題。
當孩子在某些活動的時候,家長要善于抓住時機,比如孩子在發呆,在休息和游戲中的時候,走到他們面前輕輕拍拍他們的肩膀,和他們進行親切的交談。每個人都有能勝任和愉快的時候,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及時運動也一樣,大部分的人只熟悉一種或者數種運動,而無法全能。
在家里孩子經常會幫忙做一些輕松的事情,只要他們賣力、認真,就值得父母贊美。當父母做過正在掃地的孩子身旁,我們都要給予贊美之詞。獎勵的詞語無論多么簡短,孩子們都會感到無比的快樂。特別要注意,對于這種場合的鼓勵,父母一定要保持某種程度的理性。千萬不要說得抑揚頓挫,過于感情化,只要有誠意,孩子就能感受到。
在眾人面前的時候,當眾表揚孩子時,父母的情緒不可過于激動,也不要嘮叨個沒完沒了。鼓勵孩子的方法很多,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選擇合適的詞語,同時要掌握具體的事實,我們可以讓外面的人來夸獎或者教育孩子。有時候,我們可以借助父親和母親的夸獎對于孩子而言是種鼓勵,但有時候,叔叔阿姨周圍的人所給予的贊美,其具有的影響效果更大,往往也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好動力。培養孩子之間彼此的贊美和欣賞的習慣,不僅能加深手足之情,增填親切感,他們從中學習了如何觀察別人的行為,懂得了關心別人的事情。最好的賞識教育是來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因為學校是孩子成長最快的地方,也是可以直接得到眾人肯定和樹立自信心的地方。不斷的鼓勵,不斷的賞識,是我們對孩子成長一種最好的肯定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學習中多多運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