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淵源、發展與基礎理論 莫禮生的「精熟理念」提倡單元教學法,強調精熟標準;他所提出的「精熟公式」包括下列步驟: (一) 影響學生學習成敗的兩類因素: 2.可改變變項:認知及情意的起點行為、教學質量 (二) 精熟學習法的教學過程 1.引導時期 教師利用上課時間告訴學生要學什么、如何學、熟練標準評量程序及成績評定方式。 2.教學程序 教學策略需先將一學年或學期所教教材分為小單元。每一單元教學時間約一至兩周,教學之后加以用來測量學習進步到何種程度,讓老師及學生了解是否已精通教材。 1. 精熟學習的計劃 2. 安排及管理教室的精熟學習 3. 精熟學習的評量 三、精熟學習法的應用 實施精熟計劃的方法 1.教師發展法:注重人員的充實及個別修正(改編)問題。 基本要素 1.提示:提供學生學習的線索或指引。 2.參與: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3.增強與獎賞:藉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4.回饋和校正:定期提供學生立即、清楚、直接和明確的改善學習的方法。 四.在教學上及課程上的意義與限制 [意義] (一) 在學生學習上的意義 1.確保學生學力水平 2.增進學生學業自我觀念與心理健康 (二) 在教師教學上的意義 1.「回饋─校正」的個別化協助對學習的重要性 2.改變教師對學習能力的看法 3.利用人力資源協助學生學習 (三) 在課程上的意義 1.涵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 2.普遍而落實地實施人文課程 3.塑造教室內和諧的人際關系 4.創造高峰學習經驗 [限制] 1.忽略對學習的中介歷程之探討,始精熟學習策略不易有效發揮功能。 2.教材被分成若干細小材料再敘寫成教學目標(通常是行為目標),無法完全代表整體。 4.編制優良教材耗費教師精力及時間。 5.否定個別差異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