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述的內容配合學生程度
在內容上最好能適合學生目前的學習經驗和能力,不宜過深,也不應太過簡化。在解釋概念時盡量舉一些能為學生理解的例子來說明。
二、教師應注意講述時的動作、表情和語言
講述的動作要自然,不夸張、不輕浮。表情要有親和力,不宜太嚴肅或者毫無表情(變化)。用語方面,避免使用太多俚語、方言及一些尖酸刻薄的話。
三、避免照本宣讀,兼用教學媒體
教師在講述時不應照著教科書的內容從頭到尾、逐字宣讀,也不宜指定學生照課本輪流宣讀。講解課文應分段落,扼要解釋說明即可。在正式的講述和演講時,教師常使用板書并利用各種教學輔助器材,包括幻燈機、投影機等。如此可使教學活動生動而富有變化,亦可增加學生的注意力。
四、隨時與學生保持眼神接觸
教師在講述時要隨時注意學生是否仔細聽講,因此要隨時注視學生,保持與學生眼神接觸(eye-contact),如此可以維持其注意力,并了解學生反應。
五、適時的強調重點
教師在說明重要概念時,可以用暫時停頓或提高音調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特別的注意,并使學生能有時間作筆記、劃記或其它思考反應。
六、同時提供溝演綱要或書面數據
除口頭講述外,最好能再提供講述大綱或其它相關的書面資料,如此將有助于學生的聽講、記憶和了解。
又如學會了使用幫助功能,可鼓勵學生利用幫助功能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引導他們去發現菜單欄上的其它功能與操作技巧。
總之,“畫圖”是Windows環境下應用軟件的一個代表,運用發現探究法教學“畫圖”軟件,使啟發引導學生與學生的探索相結合,使師生示范與學生本身的操作實踐相結合,使教學上循序漸進與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探索新知識的能力相結合,突出了Windows環境下應用軟件工作界面的一致性,不僅使學生熟練的掌握了一些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