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我的那個人
我從小是被爺爺帶大的。爺爺七十多歲了,仍保有一顆孩童的心。
一天,忙碌的學習終于壓倒了我心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狠狠合上書,氣沖沖的走到客廳,心里不禁想:“這學習什么時候到個頭啊?”
“學累了就跟爺爺出去走走吧!”爺爺拿起拐杖,笑吟吟的對我說道。
走在山間,涼風吹走了我的疲勞。爺爺大步走在前面。他一言不發,銳利的雙眼正興致勃勃地尋找著什么。他突然在一棵樹前面停住了,我緊忙跟上去。爺爺笑吟吟地對我說:“你看看樹上的是什么。”我順著他的手指看去,起初,我只看到了棕色的樹干。仔細再看,才看到樹干上一個棕色皺巴巴東西,像是某種東西的殼。它毫不起眼,可以說十分丑陋。這是什么啊?我心中不禁納悶。
“這是蟬蛻!”爺爺說,“這是蟬生命的結晶。”在我的印象中,蟬是在樹梢歌唱的精靈,這丑陋的皮囊怎么會屬于蟬?“沒有哪只蟬天生就能飛。每只蟬想要在天空中飛翔,都必須在地底忍受四五年的黑暗。在暗無天日的地底,蟬是多么的寂寞!它毫無怨言的苦修著,年年如此。直至羽翼豐滿的那天,它終于能脫去丑陋而沉重的軀殼,在太陽下展翅高飛。”爺爺將蟬蛻摘了下來,摩梭著蟬蛻:“孫子,你聽到他們無憂無慮地歌唱,看見他們自由自在的飛翔,你感到羨慕,卻從未想過他們背后付出的努力與艱辛。”
我仿佛明白了什么。我就像那只仍在地底的蟬,此刻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未來能夠更好的飛。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只有努力奮斗、破繭成蝶后的苦盡甘來。
爺爺看著我漸漸舒展的眉心,也微笑起來。此刻我覺得,爺爺是最懂我的人。沒有太多的言語,爺爺和我會心一笑,在陣陣蟬鳴中,隨著天邊的夕陽踏上了歸途。